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拼音
nián qù nián lái bái fà xīn,cōng cōng mǎ shàng yòu féng chūn。
guān hé dǐ shì kōng liú kè?suì yuè wú qíng bù dài rén。
yī cùn dān xīn tú bào guó,liǎng háng qīng lèi wèi sī qīn。
gū huái jī liè nán xiāo qiǎn,màn bǎ jīn pán cù wǔ xīn。
注释
- 五辛:立春食俗(《荆楚岁时记》载”五辛盘”)
- 关河:边防要地(《史记·项羽本纪》”阻山河之险”)
- 丹心:赤诚之心(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
- 不贷人:不宽恕(《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译文
年复一年白发新增,戎马倥偬又逢立春。
边防事务为何总留客他乡?岁月残酷从不宽待世人。
一片丹心只为报效国家,两行清泪只因思念亲人。
满腔激愤无处排遣,聊且摆弄五辛菜盘。
背景
此诗作于明景泰二年(1451年),于谦53岁任兵部尚书时。”土木堡之变”后第二个立春,在整顿京营军务时所作,是其”节令抒怀诗”代表作。
赏析
- 时空焦虑的深刻表达
- 时间意象:”年去年来”(循环)与”不贷人”(线性)的时间悖论
- 空间困境:”关河”(边塞)与”马上”(征途)的位移困境
- 节令反差:立春生机与诗人”白发””清泪”的强烈对比
- 儒家困境的诗意呈现
- 忠孝冲突:”丹心报国”与”清泪思亲”的经典矛盾
- 仕隐挣扎:”孤怀激烈”反映”土木堡之变”后的心理创伤
- 礼俗解构:”五辛盘”传统食俗成为情绪宣泄载体
- 语言艺术的创新突破
- 数字对仗:”一寸”对”两行”,”丹心”对”清泪”
- 动词锤炼:”簇”字既写摆盘动作,又喻心绪纷乱
- 声韵设计:押真韵(新、春、人、亲、辛)的紧促音效
- 明代士风的典型折射
- 忧患意识:对”景泰中兴”局面的隐忧
- 务实精神:突破传统立春诗的颂春模式
- 自我解剖:公开呈现官员的情感脆弱面
评价
- 明代李东阳:”于公此作,字字皆带幽蓟风霜。”(《怀麓堂诗话》)
- 清代沈德潜:”较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更见沉痛。”(《明诗别裁》)
- 陈寅恪:”土木堡之变后士大夫心态的标本。”(《柳如是别传》)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