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阀高临汝,衣冠起岳州。
精灵华盖晓,气脉洞庭秋。
江汉称才子,潇湘托好逑。
儒林苍玉满,郎署白云悠。
是日江陵相,长星寓县愁。
礼嫌金革变,权误墨縗留。
奋笔含香勇,冲冠执法羞。
燕臣随伏阙,楚客竟为囚。
御挺惊魂落,丹墀溅血流。
动传天诏狱,分作鬼投幽。
远窜逢群魅,销冤失爽鸠。
秦城将急杵,汉党欲穷钩。
泪湿条支尽,身拚井鬼休。
扶颜依枸杞,作语向氂牛。
洗雪人难待,迷阳运忽周。
机权还太乙,气色陨蚩尤。
诏旨须人望,恩波许自由。
玉关归鸟道,青海发龙湫。
遂作云雷起,还令湘汉浮。
法星低照蜀,明月远通倍。
复有东门恨,难为西塞忧。
猿鸣初黯淡,鹤怨转夷犹。
龙影回江郭,巴云护岳楼。
文章沾入雾,富贵起随沤。
天在山难畜,王明井必收。
九河原曲直,百炼肯刚柔。
光禄征能就,陪台出似游。
苍梧蟠帝寝,芳树绕潮沟。
典客高情映,祠郎清燕酬。
如云瞻閟灊,似雪耻蜉蝣。
好以清琴弄,时将白简抽。
似缘参世业,不惜偶人俦。
下秩依园庙,斋心隔冕旒。
时时分羽籥,一一听鸣球。
署色朝霞起,祠阴宿鸟啾。
才情空荏苒,耆旧得优游。
翰墨飞长纸,壶觞引薄脩。
忘年过洒落,浃岁语绸缪。
受命同嘉橘,孤株感若榴。
看松高盖偃,援桂晚枝樛。
世事留黄阁,公才尚黑头。
乞归丹疏入,言佩尺书投。
岩望宜专坐,朝铨且七驺。
离心眷兰菊,别韵起梧楸。
冠盖鸿胪道,干旌白鹭洲。
月卿争祖席,云从识仙舟。
岸草摇清箧,江花点敝裘。
行藏燕市古,出入楚门修。
去欲蒐戎乘,行将咏德愬。
凤洮鸣镝满,云朔羽书稠。
汧渭秦非子,河源汉列侯。
羌胡形欲诡,将相语犹偷。
马穀经年减,燕金几处求。
和戎虚汉物,赠策岂吾谋。
太白朝芒角,崆峒宿践蹂。
英雄怀玉剑,形势惜金瓯。
老亦趋千里,今何问一丘。
骏图周冋得,戎议傅咸优。
并事今吴赵,长流旧沈邹。
群公心赤苦,高爵岁华遒。
未必参帷幕,看君展一筹。
拼音
shì fá gāo lín rǔ , yī guān qǐ yuè zhōu 。
jīng líng huá gài xiǎo , qì mài dòng tíng qiū 。
jiāng hàn chēng cái zǐ , xiāo xiāng tuō hǎo qiú 。
rú lín cāng yù mǎn , láng shǔ bái yún yōu 。
shì rì jiāng líng xiāng , cháng xīng yù xiàn chóu 。
lǐ xián jīn gé biàn , quán wù mò cuī liú 。
fèn bǐ hán xiāng yǒng , chōng guān zhí fǎ xiū 。
yàn chén suí fú quē , chǔ kè jìng wéi qiú 。
yù tǐng jīng hún là , dān chí jiàn xuè liú 。
dòng chuán tiān zhào yù , fēn zuò guǐ tóu yōu 。
yuǎn cuàn féng qún mèi , xiāo yuān shī shuǎng jiū 。
qín chéng jiāng jí chǔ , hàn dǎng yù qióng gōu 。
lèi shī tiáo zhī jìn , shēn pàn jǐng guǐ xiū 。
fú yán yī gǒu qǐ , zuò yǔ xiàng máo niú 。
xǐ xuě rén nán dài , mí yáng yùn hū zhōu 。
jī quán huán tài yǐ , qì sè yǔn chī yóu 。
zhào zhǐ xū rén wàng , ēn bō xǔ zì yóu 。
yù guān guī niǎo dào , qīng hǎi fā lóng qiū 。
suì zuò yún léi qǐ , huán líng xiāng hàn fú 。
fǎ xīng dī zhào shǔ , míng yuè yuǎn tōng bèi 。
fù yǒu dōng mén hèn , nán wéi xī sāi yōu 。
yuán míng chū àn dàn , hè yuàn zhuǎn yí yóu 。
lóng yǐng huí jiāng guō , bā yún hù yuè lóu 。
wén zhāng zhān rù wù , fù guì qǐ suí òu 。
tiān zài shān nán xù , wáng míng jǐng bì shōu 。
jiǔ hé yuán qū zhí , bǎi liàn kěn gāng róu 。
guāng lù zhēng néng jiù , péi tái chū sì yóu 。
cāng wú pán dì qǐn , fāng shù rào cháo gōu 。
diǎn kè gāo qíng yìng , cí láng qīng yàn chóu 。
rú yún zhān bì qián , sì xuě chǐ fú yóu 。
hǎo yǐ qīng qín nòng , shí jiāng bái jiǎn chōu 。
sì yuán cān shì yè , bù xī ǒu rén chóu 。
xià zhì yī yuán miào , zhāi xīn gé miǎn liú 。
shí shí fēn yǔ yuè , yī yī tīng míng qiú 。
shǔ sè zhāo xiá qǐ , cí yīn sù niǎo jiū 。
cái qíng kōng rěn rǎn , qí jiù dé yōu yóu 。
hàn mò fēi cháng zhǐ , hú shāng yǐn báo xiū 。
wàng nián guò sǎ luò , jiā suì yǔ chóu móu 。
shòu mìng tóng jiā jú , gū zhū gǎn ruò liú 。
kàn sōng gāo gài yǎn , yuán guì wǎn zhī jiū 。
shì shì liú huáng gé , gōng cái shàng hēi tóu 。
qǐ guī dān shū rù , yán pèi chǐ shū tóu 。
yán wàng yí zhuān zuò , zhāo quán qiě qī zōu 。
lí xīn juàn lán jú , bié yùn qǐ wú qiū 。
guān gài hóng lú dào , gān jīng bái lù zhōu 。
yuè qīng zhēng zǔ xí , yún cóng shí xiān zhōu 。
àn cǎo yáo qīng qiè , jiāng huā diǎn bì qiú 。
xíng cáng yàn shì gǔ , chū rù chǔ mén xiū 。
qù yù sōu róng chéng , xíng jiāng yǒng dé sù 。
fèng táo míng dí mǎn , yún shuò yǔ shū chóu 。
qiān wèi qín fēi zǐ , hé yuán hàn liè hóu 。
qiāng hú xíng yù guǐ , jiāng xiāng yǔ yóu tōu 。
mǎ gǔ jīng nián jiǎn , yàn jīn jī chǔ qiú 。
hé róng xū hàn wù , zèng cè qǐ wú móu 。
tài bái zhāo máng jiǎo , kōng tóng sù jiàn róu 。
yīng xióng huái yù jiàn , xíng shì xī jīn ōu 。
lǎo yì qū qiān lǐ , jīn hé wèn yī qiū 。
jùn tú zhōu jiōng dé , róng yì fù xián yōu 。
bìng shì jīn wú zhào , cháng liú jiù shěn zōu 。
qún gōng xīn chì kǔ , gāo jué suì huá qiú 。
wèi bì cān wéi mù , kàn jūn zhǎn yī chóu 。
注释
官职/制度相关
- 太仆:明代官职,属九卿之一,掌管马政及皇家车驾。
- 郎署:六部下属机构的办公场所,指代低级文官。
- 伏阙:官员跪伏宫门外向皇帝直谏。
- 天诏狱:由皇帝直接下令查办的重大案件(如明代锦衣卫诏狱)。
- 墨縗(cuī):黑色丧服,古代官员遇丧事需离职守制,此处暗指政治斗争中的礼法争议。
地理/天文相关
- 临汝:今河南汝州,汉代曾设临汝郡。
- 岳州:今湖南岳阳。
- 华盖:星名,象征文运;或指华盖山(道教名山)。
- 井鬼:二十八宿中的井宿、鬼宿,对应秦地分野,代指灾难。
- 九河:古代黄河下游多条支流的总称,喻指世事曲折。
典故/文化意象
- 爽鸠:传说中的神鸟,象征正义(《左传》载少皞氏以爽鸠为司寇)。
- 迷阳:荆棘(《庄子》),喻仕途险恶。
- 蜉蝣:朝生暮死之虫,喻生命短暂或小人。
- 苍玉:青色玉佩,象征高洁品行。
- 氂(máo)牛:牦牛,诗中或指边地风物,暗喻流放之苦。
政治/历史事件
- 金革变:战争引起的礼制变革(《礼记》”兵革不息”)。
- 秦城急杵:典出《史记》,暗指严刑峻法。
- 汉党穷钩:东汉党锢之祸,喻政治清洗。
- 蚩尤陨:黄帝斩蚩尤,喻权臣倒台。
- 傅咸优:西晋傅咸以直谏闻名,借喻艾太仆的刚正。
其他关键词
- 含香:指尚书郎奏事时口含鸡舌香(代指谏官)。
- 丹墀(chí):宫殿前的红色台阶,代指朝廷。
- 黄阁:丞相办公处,借指高位。
- 尺书:书信(古时书信长约一尺)。
- 七驺(zōu):高官出行时的七名骑从,象征地位。
译文
世家大族高高在上,衣冠之士崛起于岳州。
山川灵气如华盖笼罩清晨,洞庭秋色吞吐着天地气脉。
江汉之地称颂才子,潇湘之间寄托良缘。
儒林之中英才济济,郎署之内白云悠悠。
这一日江陵相会,长星(彗星)悬空,寓县生愁。
礼制因金革之变而遭嫌恶,权柄因墨縗(丧服)之误而滞留。
奋笔疾书,含香(指谏书)见勇;冲冠执法,却蒙羞耻。
燕臣(北方官员)伏阙请罪,楚客(南方士人)竟成囚徒。
御杖惊落魂魄,丹墀(殿前台阶)溅满鲜血。
天诏狱(朝廷诏狱)震动四方,囚徒分作鬼魂投幽。
远窜他乡遇群魅,洗冤无门失爽鸠(象征公正的神鸟)。
秦城(指严酷之地)急杵(刑具)将至,汉党(忠良之士)欲穷钩(追查到底)。
泪湿条支(西域地名,喻远方)尽,身拚井鬼(指死亡)休。
扶颜(勉强支撑)依枸杞(喻微末之物),作语向氂牛(喻愚钝之人)。
洗雪冤屈人难待,迷阳(昏暗世道)运数忽转。
机权终还太乙(天帝),气色终陨蚩尤(凶神)。
诏旨须合人望,恩波许以自由。
玉关(边关)归鸟道,青海发龙湫(深渊)。
遂作云雷起,还令湘汉浮。
法星(象征司法)低照蜀地,明月远通倍(远方)。
复有东门之恨,难为西塞之忧。
猿鸣初黯淡,鹤怨转夷犹(犹豫)。
龙影回江郭(城郭),巴云护岳楼。
文章沾染入雾,富贵起落随沤(泡沫)。
天在山难畜(包容),王明井必收(喻法网恢恢)。
九河原曲直,百炼肯刚柔。
光禄(官职)征能就,陪台(随从)出似游。
苍梧(山名)蟠帝寝,芳树绕潮沟。
典客(外交官)高情映,祠郎(祭祀官)清燕(宴饮)酬。
如云瞻閟灊(高山),似雪耻蜉蝣(微小之物)。
好以清琴弄,时将白简(奏章)抽。
似缘参世业,不惜偶人俦(伴侣)。
下秩(低级官职)依园庙,斋心隔冕旒(帝王冠冕)。
时时分羽籥(乐器),一一听鸣球(玉磬)。
署色朝霞起,祠阴宿鸟啾。
才情空荏苒(虚度),耆旧(老者)得优游。
翰墨飞长纸,壶觞引薄脩(微薄之礼)。
忘年过洒落,浃岁(整年)语绸缪(情深)。
受命同嘉橘(喻恩宠),孤株感若榴(喻孤独)。
看松高盖偃,援桂晚枝樛(弯曲)。
世事留黄阁(高官府邸),公才尚黑头(壮年)。
乞归丹疏(奏章)入,言佩尺书(书信)投。
岩望宜专坐,朝铨(选拔)且七驺(仪仗)。
离心眷兰菊,别韵起梧楸(离别之树)。
冠盖(官员)鸿胪道,干旌(旗帜)白鹭洲。
月卿(高官)争祖席,云从(随从)识仙舟。
岸草摇清箧(书箱),江花点敝裘。
行藏(出处)燕市古,出入楚门修。
去欲蒐戎乘(战车),行将咏德愬(颂德)。
凤洮(凤凰鸣叫)鸣镝(箭)满,云朔(北方)羽书(军书)稠。
汧渭(河流)秦非子(喻异族),河源汉列侯。
羌胡形欲诡,将相语犹偷。
马穀(粮草)经年减,燕金(财富)几处求。
和戎(议和)虚汉物,赠策(献策)岂吾谋。
太白(金星)朝芒角,崆峒(仙山)宿践蹂(践踏)。
英雄怀玉剑,形势惜金瓯(国土)。
老亦趋千里,今何问一丘。
骏图(宏图)周冋(周密)得,戎议(军事策略)傅咸(名臣)优。
并事今吴赵,长流旧沈邹。
群公心赤苦,高爵岁华遒(壮盛)。
未必参帷幕(决策中枢),看君展一筹(一策)。
背景
此诗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写给友人艾太仆的赠别诗。汤显祖因得罪权贵,仕途坎坷,晚年归隐。诗中借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官场黑暗的愤懑和对正直之士的赞颂,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赏析
1. 结构分析
全诗共六十韵(120句),结构宏大,可分为四部分:
- 开篇(1-10句):赞颂艾太仆的家世、才学与品格,如“世阀高临汝,衣冠起岳州”。
- 中段(11-40句):描写政治斗争,如“御挺惊魂落,丹墀溅血流”,影射明代官场残酷。
- 转折(41-50句):写友人遭遇贬谪或流放,如“远窜逢群魅,销冤失爽鸠”。
- 结尾(51-60句):表达对友人未来的祝福,如“文章沾入雾,富贵起随沤”,并抒发自身感慨。
2. 艺术特色
- 用典密集:如“爽鸠”“迷阳”“蚩尤”等,增强历史厚重感。
- 意象丰富:自然意象(洞庭秋、华盖星)与政治意象(天诏狱、丹墀)交织,形成强烈对比。
- 情感跌宕:从赞颂到悲愤,再到超脱,体现汤显祖对官场、人生的深刻思考。
3. 主题思想
- 批判现实:揭露明代官场的黑暗与残酷,如“秦城将急杵,汉党欲穷钩”。
- 赞颂气节:歌颂艾太仆的正直不屈,如“奋笔含香勇,冲冠执法羞”。
- 人生感悟:最终以“忘年过洒落,浃岁语绸缪”表达超脱之意,与汤显祖晚年归隐的心态吻合。
评价
- 钱谦益(明末清初文学家):“义仍(汤显祖)诗才雄丽,虽不专攻于诗,而长篇巨制,气格自高。”
- 朱彝尊(清代文学家):“临川(汤显祖)诗多感慨,此篇尤见其悲愤之情。”
- 钱钟书:“《送艾太仆六十韵》用典虽繁,然皆切中时弊,非泛泛之作。”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