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汤显祖

汉家七叶珥金貂,不见松阴叹绿苗。
却叹江陵浪花蕊,一时开放等闲消。

拼音

hàn jiā qī yè ěr jīn diāo,bù jiàn sōng yīn tàn lǜ miáo。
què tàn jiāng líng làng huā ruǐ,yī shí kāi fàng děng xián xiāo。

注释

  1. 七叶珥金貂:七代显贵(《汉书·金日磾传》典)
  2. 江陵:张居正故乡(明代首辅)
  3. 浪花蕊:喻短暂荣华(苏轼《赤壁赋》”浪花淘尽英雄”)

译文

汉代金氏七代佩貂蝉,不见松柏只剩绿苗叹。
可叹江陵张居正,如浪花般绽放转瞬消。

背景

此诗作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汤显祖33岁任南京太常博士时。针对张居正死后被清算事件而作,是其”政治讽喻诗”代表作。

赏析

  1. 双重时空的隐喻架构
  • 历史维度:以汉代金日磾家族七世珥貂(喻张居正家族显赫)
  • 现实指向:”江陵浪花”直指张居正(湖北江陵人)的悲剧结局
  • 植物意象:”松阴”象征永恒,”绿苗”暗示脆弱,形成权力更迭的隐喻
  1. 政治批判的艺术表达
  • 数字对比:”七叶”的漫长与”一时”的短暂形成强烈反差
  • 自然意象:用”浪花蕊”的物理特性暗喻政治生命的脆弱
  • 视觉转换:从”珥金貂”的辉煌到”叹绿苗”的衰败
  1. 语言艺术的精妙运用
  • 用典创新:将”七叶珥貂”的荣耀典故与”浪花”的消逝意象并置
  • 双关手法:”江陵”既指地名又暗喻张居正(号江陵)
  • 声韵设计:押萧韵(貂、苗、消)的悠长音效,强化历史沧桑感
  1. 明代政治生态的诗意揭露
  • 反映万历朝”倒张运动”的政治清算
  • 展现士大夫对权臣悲剧的深刻反思
  • 记录明代内阁政治的风险与残酷
  1. 情感表达的层次递进
  • 首句:铺陈权贵显赫(扬)
  • 次句:转折预示衰败(抑)
  • 末两句:聚焦个案深化主题

评价

  1. 明代沈德符:”临川(汤显祖)此作,可作《万历野获编》注脚。”(《万历野获编》)
  2. 清代赵翼:”较李商隐《咏史》更见明代特色。”(《瓯北诗话》)
  3. 陈寅恪:”明代党争的诗史实录。”(《柳如是别传》)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