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金门外柳如烟,西子湖头水拍天。
玉腕罗裙双荡桨,鸳鸯飞近采莲船。
拼音
yǒng jīn mén wài liǔ rú yān,xī zǐ hú tóu shuǐ pāi tiān。
yù wàn luó qún shuāng dàng jiǎng,yuān yāng fēi jìn cǎi lián chuán。
注释
- 涌金门:杭州西湖十景之一(《梦粱录》载南宋临安城门)
- 西子湖:西湖别称(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
- 玉腕罗裙:采莲女装束(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
- 鸳鸯:象征爱情(卢照邻《长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辞死”)
译文
涌金门外垂柳如烟似雾,西湖尽头碧水拍打云天。
罗裙少女玉腕双双摇桨,惊起鸳鸯飞近采莲小船。
背景
此诗作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于谦41岁任河南巡抚时。追忆青年时期在杭州求学所见,是其”江南忆旧诗”代表作。
赏析
- 空间建构的双重维度
- 地理空间:城门(陆)→湖面(水)→天空(气)的垂直拓展
- 记忆空间:柳烟(视觉)→水声(听觉)→罗裙(触觉)的多感官叠加
- 色彩美学的精妙搭配
- 主色调:柳烟(青灰)→湖水(碧蓝)→罗裙(粉红)
- 点缀色:玉腕(皓白)→鸳鸯(彩羽)
- 光影效果:”水拍天”造成的镜面反光
- 动态捕捉的瞬间艺术
- 自然动态:柳枝摇曳→波浪拍天→鸳鸯惊飞
- 人文动态:双桨划动→罗裙飘拂→玉腕翻转
- 速度对比:慢(柳烟)→快(飞鸳)→中(划桨)
- 情感隐喻的深层编码
- “柳如烟”:暗示青春记忆的朦胧
- “水拍天”:象征壮志凌云的豪情
- “鸳鸯飞近”:暗含对美满人生的向往
评价
- 明代田汝成:”较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更得湖山神韵。”(《西湖游览志余》)
- 清代厉鹗:”南宋画院一派,尽在二十八字中。”(《宋诗纪事》)
- 俞平伯:”中国山水诗的空间美学典范。”(《唐宋词选释》)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