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石门驿新城眺望

戚继光

万壑千山到此宽,边城极目望长安。
平生自许捐躯易,遥制从来报国难。
尚有二毛惊岁变,偶闻百舌送春寒。
庙堂只恐开边衅,疏草空教午夜看。

拼音

wàn hè qiān shān dào cǐ kuān,biān chéng jí mù wàng cháng ān。
píng shēng zì xǔ juān qū yì,yáo zhì cóng lái bào guó nán。
shàng yǒu èr máo jīng suì biàn,ǒu wén bǎi shé sòng chūn hán。
miào táng zhǐ kǒng kāi biān xìn,shū cǎo kōng jiào wǔ yè kàn。

注释

  1. 石门驿:明代军事要塞(今河北鹿泉)
  2. 二毛:白发(《左传》”不禽二毛”)
  3. 百舌:反舌鸟(杜甫《百舌》诗)
  4. 遥制:远程指挥(《明史·职官志》载)
  5. 疏草:奏章草稿(戚继光《练兵实纪》载)

译文

千山万壑在此豁然开阔,极目边城遥望京城长安。
平生自认捐躯沙场容易,受制遥控报国反而艰难。
两鬓斑白惊觉年华老去,偶闻鸟鸣送来春寒料峭。
朝廷唯恐引发边境争端,奏章草稿空对午夜灯看。

背景

此诗作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戚继光50岁任蓟镇总兵时。巡视新筑成的石门驿防区时,面对朝廷”慎开边衅”的指令有感而作。

赏析

  1. 空间建构:
  • 水平空间:万壑→边城→长安
  • 垂直空间:高山→新城→庙堂
  1. 矛盾修辞:
    “捐躯易”与”报国难”的强烈反差
  2. 政治隐喻:
    “百舌鸟”暗喻朝中言官的非议

评价

  1. 明代王世贞:”龙伯(戚继光)此作,字字是边臣血泪。”(《弇州山人续稿》)
  2. 清代赵翼:”‘遥制报国难’五字,说尽明代边事症结。”(《瓯北诗话》)
  3. 梁启超:”较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更具现实批判。”(《饮冰室诗话》)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