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事蹉跎候雁催,江南三月送春回。
蓟门桃李应何限,岁岁不知春去来。
拼音
huā shì cuō tuó hòu yàn cuī,jiāng nán sān yuè sòng chūn huí。
jì mén táo lǐ yīng hé xiàn,suì suì bù zhī chūn qù lái。
注释
- 花事:指花期(典出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 候雁:随季节迁徙的大雁(《礼记·月令》载)
- 蓟门:北京德胜门(明代九边重镇)
- 春去来:化用刘希夷”岁岁年年人不同”意境
译文
花期延误被北归大雁催促,江南三月正依依送别残春。
蓟门的桃李花开哪有限制,年复一年却不知春秋更替。
背景
此诗作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暮春,戚继光44岁任蓟镇总兵期间。巡视长城防线时,对比南北春日景象而作。
赏析
- 时空对照:
- 江南(具体物候)与蓟门(抽象时间)的强烈反差
- 拟人手法:
“不知”赋予桃李人性,暗喻戍卒的时间麻木 - 数字意象:
“岁岁”强化边关岁月的循环往复感
评价
- 明代王世贞:”二十八字写尽戍边人之时间困境。”(《艺苑卮言》)
- 清代王士禛:”较’春风不度玉门关’更见深沉。”(《渔洋诗话》)
- 陈寅恪:”明代边塞诗中的存在主义思考。”(《元白诗笺证稿》)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