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寺

戚继光

梵宇萧条隐翠微,丹枫白石静双扉。
曾于山下挥长戟,重向尊前醉落晖。
衰草尚迷游鹿径,秋云空锁伏龙矶。
遥看沧海舒孤啸,百尺仙桥一振衣。

拼音

fàn yǔ xiāo tiáo yǐn cuì wēi,dān fēng bái shí jìng shuāng fēi。
céng yú shān xià huī cháng jǐ,chóng xiàng zūn qián zuì luò huī。
shuāi cǎo shàng mí yóu lù jìng,qiū yún kōng suǒ fú lóng jī。
yáo kàn cāng hǎi shū gū xiào,bǎi chǐ xiān qiáo yī zhèn yī。

注释

  1. 伏龙寺:浙江台州古寺(戚继光抗倭驻兵处)
  2. 梵宇:佛寺(王勃《梓州通泉县惠普寺碑》)
  3. 伏龙矶:临海礁石(传有恶龙被降伏)
  4. 仙桥:天台山石梁飞瀑

译文

萧瑟寺院隐在青翠山色,红枫白岩映着寂静寺门。
昔日在山下挥舞长戟抗倭,今朝重来佛前醉看夕阳。
衰草掩没昔日鹿行小径,秋云空锁传说伏龙礁石。
远望沧海放声长啸,在百尺仙桥振衣抒怀。

背景

此诗作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戚继光47岁重游浙江抗倭旧地时。在台州伏龙寺追忆战事所作,是其”怀古诗”代表作。

赏析

  1. 色彩构图:
    “丹枫”与”白石”的强烈对比
  2. 时空穿越:
    “挥长戟”(往昔)与”醉落晖”(当下)
  3. 动作描写:
    “舒孤啸”与”振衣”的豪迈气概

评价

  1. 明代王世贞:”龙伯(戚继光)诗至此,已具盛唐气象。”(《弇州山人续稿》)
  2. 清代沈德潜:”‘空锁’二字,写尽英雄感慨。”(《明诗别裁》)
  3. 王国维:”较陆游’楼船夜雪’更多一层空寂。”(《人间词话》)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