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作

汤显祖

兵风鹤尽华亭夜,彩笔鹦销汉水春。
天道到来那可说,无名人杀有名人。

拼音

bīng fēng hè jìn huá tíng yè,cǎi bǐ yīng xiāo hàn shuǐ chūn。
tiān dào dào lái nà kě shuō,wú míng rén shā yǒu míng rén。

注释

  1. 华亭鹤唳:陆机临刑典故(《世说新语》)
  2. 彩笔鹦:祢衡作《鹦鹉赋》典(《后汉书》)
  3. 天道:宿命论思想(《庄子·天道》)
  4. 无名人:暗指万历朝言官群体

译文

华亭夜半再无鹤唳(陆机之死),汉水春深难觅赋鹦(祢衡遭戮)。
天道轮回岂能言说?无名小卒戕害名士。

背景

此诗作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汤显祖44岁任南京礼部主事时。针对言官攻讦李贽、达观等名士事件而作。

赏析

  1. 典故重构:双典并置强化历史循环
  2. 语言张力:”无名”与”有名”的尖锐对立
  3. 批判意识:对万历党争的文学抗议

评价

  1. 明代沈德符:”若士(汤显祖)此诗,直刺言官肺腑。”(《万历野获编》)
  2. 清代赵翼:”较李商隐《哭刘蕡》更具现实锋芒。”(《瓯北诗话》)
  3. 梁启超:”明代思想迫害的诗史铁证。”(《饮冰室诗话》)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