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屯新城工成志喜

戚继光

受降新筑壮三屯,灯火遥连十万村。
障燧层峦秦作塞,风云大陆蓟为门。
东回地轴山河固,西拥天关宫阙尊。
百二城边过质子,千秋同戴汉家恩。

拼音

shòu xiáng xīn zhù zhuàng sān tún,dēng huǒ yáo lián shí wàn cūn。
zhàng suì céng luán qín zuò sāi,fēng yún dà lù jì wéi mén。
dōng huí dì zhóu shān hé gù,xī yōng tiān guān gōng què zūn。
bǎi èr chéng biān guò zhì zǐ,qiān qiū tóng dài hàn jiā ēn。

注释

  1. 三屯:蓟镇三屯营(今河北迁西县)
  2. 障燧:长城烽燧(《史记·蒙恬列传》)
  3. 地轴:大地枢纽(《河图括地象》)
  4. 百二城:险要城池(《史记·高祖本纪》)
  5. 质子:北方部族送来人质(《汉书·匈奴传》)

译文

受降城新筑雄峙三屯,万家灯火遥接十里乡村。
层峦烽燧延续秦时边塞,风云际会蓟门雄镇北疆。
东控地轴山河永固,西拥天关宫阙尊严。
边城迎来部族质子,千秋共沐大汉恩威。

背景

此诗作于明隆庆三年(1569年),戚继光42岁任蓟镇总兵时。为庆祝三屯营新城竣工而作,是其”边塞纪功诗”代表作。

赏析

  1. 空间建构:
  • 微观:三屯新城→十万村
  • 宏观:秦塞→蓟门→地轴→天关
  1. 历史纵深:
    “秦作塞”与”汉家恩”的时空穿越
  2. 对仗艺术:
    “东回”与”西拥”的战略视角对举

评价

  1. 明代王世贞:”四十字写尽九边形胜。”(《弇州山人四部稿》)
  2. 清代纪昀:”较岑参轮台诸作更见帝国气象。”(《四库提要》)
  3. 钱穆:”明代边塞诗的地理教科书。”(《国史大纲》)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