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景州

刘基

澹澹夕风作,萧萧芦叶鸣。
林间众鸟息,河上一舟行。
海近云常湿,天虚月更清。
神京看渐近,且缓望乡情。

拼音

dàn dàn xī fēng zuò,xiāo xiāo lú yè míng。
lín jiān zhòng niǎo xī,hé shàng yī zhōu xíng。
hǎi jìn yún cháng shī,tiān xū yuè gèng qīng。
shén jīng kàn jiàn jìn,qiě huǎn wàng xiāng qíng。

注释

  1. 景州:今河北景县(元属河间路)
  2. 神京:元大都(今北京)
  3. 天虚:天空澄澈
  4. 澹澹:水波荡漾貌(此处形容晚风)
  5. 萧萧:拟声词(风吹芦叶声)

译文

微微晚风渐兴起,瑟瑟芦叶相和鸣。
林中群鸟已栖止,河面孤舟独前行。
临海云气多湿润,澄空月色愈清明。
帝都渐行渐近时,暂将乡思寄晚晴。

背景

此诗作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刘基45岁北上大都(今北京)途中。记录自景州启程的暮色行舟景象,是其”行旅诗”代表作。

赏析

  1. 视听结构:
  • 听觉:风作/叶鸣(萧瑟)
  • 视觉:鸟息/舟行(孤寂)
  1. 空间层次:
    近(芦叶)→中(林鸟)→远(河舟)→超远(海云)
  2. 情感处理:
    以”渐近神京”冲淡”望乡情”,体现士人进取精神。

评价

  1. 明代宋濂:”二十字中含万里行程。”
  2. 清代王士禛:”‘天虚月更清’五字,得唐人三昧。”
  3. 《四库提要》:”结句’缓’字最见含蓄之妙。”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