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梅花小禽图

刘基

三鸟翩翩海上来,一双飞去入瑶台。
可怜铩羽空山里,独立寒枝怨野梅。

拼音

sān niǎo piān piān hǎi shàng lái,yī shuāng fēi qù rù yáo tái。
kě lián shā yǔ kōng shān lǐ,dú lì hán zhī yuàn yě méi。

注释

  1. 瑶台:神话中西王母居所(《穆天子传》)
  2. 铩羽:羽毛摧落(《淮南子》”飞鸟铩羽”)
  3. 野梅:野生梅花(暗用林逋”梅妻鹤子”典)

译文

三只仙鸟自海上翩跹而来,其中一对飞升入了瑶台仙境。
可怜那只折翼的孤鸟,独在空山寒梅枝头,对着野梅暗诉哀情。

背景

此诗作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刘基60岁退隐青田时。题写友人所作梅花孤禽图,是其晚期”题画诗”代表作。

赏析

  1. 三重对比:
  • 数量:三鸟→一双→独禽
  • 空间:海上→瑶台→空山
  • 状态:翩翩→飞去→铩羽
  1. 双关手法:
  • “野梅”既指画中梅,亦自喻草野之臣
  • “怨”字兼含禽鸟哀鸣与诗人牢骚
  1. 构图艺术:
    前二句虚写(想象飞升),后二句实写(画中孤禽)

评价

  1. 明代宋濂:”二十八字写尽孤臣心事。”
  2. 清代王士禛:”‘怨野梅’三字,无理而妙。”
  3. 《四库提要》:”较林逋咏梅更进一境。”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