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泉在山一首

刘基

有泉在山,爰注为壑。
膏火自煎,一室之烛。
蔚彼茂林,有檀有松,有梓有桐。
可以为车,可以为宫。
有泉在山,爰注为渊。
膏火之烛,维以自煎。
蔚彼茂林,有柞有棫,有樗有栎。
可以为薪,可以为杙。

拼音

yǒu quán zài shān,yuán zhù wéi hè。
gāo huǒ zì jiān,yī shì zhī zhú。
wèi bǐ mào lín,yǒu tán yǒu sōng,yǒu zǐ yǒu tóng。
kě yǐ wéi chē,kě yǐ wéi gōng。
yǒu quán zài shān,yuán zhù wéi yuān。
gāo huǒ zhī zhú,wéi yǐ zì jiān。
wèi bǐ mào lín,yǒu zhà yǒu yù,yǒu chū yǒu lì。
kě yǐ wéi xīn,kě yǐ wéi yì。

注释

  1. 爰:于是
  2. 膏火自煎:油脂燃烧自我消耗(典出《庄子》)
  3. 杙:小木桩
  4. 柞、棫、樗、栎:四种木材名
  5. 檀、松、梓、桐:四种优质木材

译文

山泉流淌,汇成沟壑,
如灯油自燃,照亮一室。
茂密山林中,长着檀树、松树、梓树和桐树,
可造车驾,可建宫殿。
山泉奔涌,聚为深潭,
灯烛明亮,却在自我消耗。
葱郁山林里,生有柞木、棫木、樗木和栎木,
可作柴薪,可制木桩。

背景

此诗作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刘基65岁临终前夕。通过山泉林木的意象,表达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是其”哲理诗”代表作。

赏析

  1. 结构特征:
  • 两段式复沓结构
  • 前段写”贵木”,后段写”凡木”
  1. 哲学意蕴:
  • “膏火自煎”喻生命自我消耗
  • 林木的”可用性”体现存在价值
  1. 艺术手法:
  • 比兴手法(自然→人生)
  • 对比修辞(贵木/凡木)

评价

  1. 明代宋濂:”四言至此,已得《周易》象外之旨。”
  2. 清代王夫之:”‘可以为’连用,是经师释物手法。”
  3. 《四库提要》:”临终绝笔,字字皆禅。”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