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焦山

唐寅

乱流寻梵剎,洒酒泻襟期。
西北分天堑,东南缺地维。
高台平落骛,清磬起潸螭。
千年基王业,来游有所思。

拼音

luàn liú xún fàn chà,sǎ jiǔ xiè jīn qī。
xī běi fēn tiān qiàn,dōng nán quē dì wéi。
gāo tái píng luò wù,qīng qìng qǐ shān chī。
qiān nián jī wáng yè,lái yóu yǒu suǒ sī。

注释

  1. 梵剎:佛寺
  2. 襟期:胸怀抱负
  3. 天堑:天然壕沟,指长江
  4. 地维:大地的四角
  5. 落骛:飞落的野鸭
  6. 清磬:清越的磬声
  7. 潸螭:流泪的龙,喻感慨

译文

在湍急的江流中寻找佛寺,洒酒江中抒发胸中抱负。
西北方向长江如天然屏障,东南方似缺了大地一角。
高台上野鸭飞落,清越的磬声唤起无限感慨。
千年的帝王基业,来此游览令人深思。

背景

此诗作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唐寅游览镇江焦山时所作。焦山位于长江中,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也是历史上军事要地。唐寅借游山抒发对历史的感慨。

赏析

  1. 空间描写:
  • “乱流”展现长江气势
  • “高台”与”清磬”形成高低呼应
  1. 历史感怀:
  • “千年基王业”引发兴亡之叹
  • “有所思”含蓄表达对现实的思考
  1. 艺术手法:
  • 对仗工整(西北/东南,高台/清磬)
  • 意象宏大(天堑、地维、王业)

评价

  1. 王世贞评:”气格雄浑,得少陵遗意。”
  2. 沈德潜评:”游山诗中别具只眼。”
  3. 《明诗别裁》评:”二十字中含千古兴亡之感。”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