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云明漏日,春水绿浮山。
半醉驴行缓,洞庭黄叶间。
拼音
wǎn yún míng lòu rì,
chūn shuǐ lǜ fú shān。
bàn zuì lǘ xíng huǎn,
dòng tíng huáng yè jiān。
注释
- 明漏日:云缝中透出日光
- 浮山:水中倒映的山影
- 半醉:微醺状态
- 洞庭:此处泛指湖泊
译文
傍晚的云层透出日光,春水碧绿托起山影浮动。
微醺中骑着毛驴缓行,穿行在洞庭湖畔的黄叶之间。
背景
此诗作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是唐寅为自绘山水画所作的题画诗。诗中描绘的”半醉骑驴”形象,既是对元代以来文人画传统的继承,也是唐寅自身放达生活的真实写照。
赏析
- 光影处理:
- “明漏日”展现云层透光效果
- “绿浮山”表现水面反光特性
- 色彩运用:
- 晚云(灰白)与黄叶(金黄)的冷暖对比
- 春水(碧绿)与山影(青黛)的层次渐变
- 文人意象:
- “半醉驴行”的放达形象
- “黄叶间”的秋思意蕴
评价
- 文徵明评:”二十字中含万里之势。”
-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伯虎小景,当以此诗为第一。”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