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亭林木里,傍水着栏杆。
试展团蒲坐,叶声生早寒。
拼音
xū tíng lín mù lǐ,bàng shuǐ zhuó lán gān。
shì zhǎn tuán pú zuò,yè shēng shēng zǎo hán。
注释
- 虚亭:空灵的亭子
- 团蒲:圆形蒲团
- 早寒:初秋的寒意
译文
空灵的亭子掩映在树林中,临水处装着栏杆。
试着铺开蒲团坐下,落叶声里透出初秋的寒意。
背景
此诗作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是唐寅为自绘《水亭幽居图》所题。诗中描绘的幽居场景,反映了唐寅经历科场案后追求隐逸生活的心境,是其”文人画”诗作的代表。
赏析
- 空间建构:
- 由”林木”到”水亭”的景深推移
- “栏杆”作为人工与自然的界限
- 感官描写:
- 视觉:虚亭、林木
- 听觉:叶声
- 触觉:早寒
- 意境营造:
- “虚亭”体现空灵之境
- “叶声”以动衬静
- “早寒”暗示时节与心境
评价
- 文徵明评:”十六字中含无限幽趣。”
- 王世贞《艺苑卮言》:”伯虎小景诗,当以此为法。”
-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得王维辋川遗意。”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