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鉴八荒,淋漓几战场。
虎皮蒙鬼蜮,龙血混玄黄。
世纪开新幕,风潮集远洋。
欲闲闲未得,横槊数兴亡。
拼音
jí mù jiàn bā huāng,lín lí jǐ zhàn chǎng。
hǔ pí méng guǐ yù,lóng xuè hùn xuán huáng。
shì jì kāi xīn mù,fēng cháo jí yuǎn yáng。
yù xián xián wèi dé,héng shuò shǔ xīng wáng。
注释
- 八荒:指天下四方
- 鬼蜮:害人的鬼怪,喻奸邪小人
- 玄黄:天地之色,典出《周易》
- 横槊:横持长矛,指代军事或政治斗争
- 兴亡:国家兴盛衰亡
译文
放眼望尽天下四方,多少处都是鲜血淋漓的战场。
虎皮之下掩盖着鬼蜮的阴险,龙血混杂着天地的玄黄。
新的世纪已经拉开帷幕,时代风潮汇聚在遥远的大洋。
想要偷闲却始终不得空闲,手持长矛细数古今兴亡。
背景
此诗作于1901年,梁启超流亡日本期间。诗中”世纪开新幕”指二十世纪来临,”风潮集远洋”暗指革命思潮在海外汇聚,反映梁启超在新世纪之初对时局的观察和对中国命运的思考,展现其作为维新领袖的全球视野。
赏析
- 艺术特色
- 意象恢弘:八荒、世纪、远洋的全球视野
- 隐喻深刻:”虎皮鬼蜮”的侵略者形象
- 语言凝练:四十字浓缩世界大战图景
- 结句豪迈:”横槊兴亡”的英雄气概
- 思想内容
- 全球视野:对世界大战的宏观把握
- 文明忧思:对”玄黄混血”的文明冲突认知
- 历史担当:知识分子主动介入的姿态
- 时代感知:对新世纪风潮的敏锐判断
- 表现手法
- 象征手法:”龙血”象征中华文明血脉
- 今昔对照:古代兵器与现代战争的叠印
- 夸张修辞:”鉴八荒”的宏大视角
- 用典自然:横槊典与当下语境的融合
评价
-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评:”‘横槊兴亡’四字,写尽改革者的历史担当。”
- 胡适《四十自述》言:”任公此作将古典意象与现代意识熔铸一炉,开新诗先声。”
- 陈寅恪《读梁启超诗集》:”结句气魄雄浑,见诗人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忧思。”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