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诗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拼音
shī jiè qiān nián mǐ mǐ fēng,bīng hún xiāo jìn guó hún kōng。
shī zhōng shí jiǔ cóng jūn lè,gèn gǔ nán ér yī fàng wēng。
注释
- 靡靡风:柔弱颓废的诗风
- 兵魂:尚武精神
- 国魂:民族精神
- 什九:十分之九
- 从军乐:陆游诗中多从军报国之志
- 亘古:从古至今
译文
诗坛千年来弥漫着萎靡不振的风气,
尚武精神消磨殆尽,民族魂魄空洞。
陆游的诗十之八九都是抒发从军报国的豪情,
堪称古往今来第一真男儿!
背景
此诗作于1902年梁启超流亡日本期间,是其《读陆放翁集》组诗的压卷之作。诗中批判中国传统诗歌的柔靡倾向,借赞美陆游的尚武精神,呼唤”兵魂””国魂”的重建,反映梁启超”诗界革命”的核心主张,是其”以旧风格含新意境”诗学理论的典范实践。
赏析
- 艺术特色
- 语言犀利:直指诗坛弊端
- 对比强烈:靡靡风与从军乐对照
- 用典精准:放翁形象鲜明突出
- 结句有力:以”一放翁”收束全诗
- 思想内容
- 文学批判:对柔弱诗风的否定
- 精神呼唤:对尚武魂魄的追忆
- 价值重估:对陆游诗史的定位
- 文人担当:对文学责任的思考
- 表现手法
- 借古讽今:以陆游批判当下
- 数据修辞:”什九”的量化表达
- 对比手法:古今诗风的强烈反差
- 直抒胸臆:不假修饰的直率批评
评价
-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评:”‘亘古男儿’四字,重写中国诗歌史。”
- 胡适《四十自述》言:”此作宣告柔媚诗风的终结,开现代诗论新声。”
- 陈寅恪《读梁启超诗集》:”结句见其重建民族精神的诗学抱负,非徒文学批评。”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