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三月薄游台湾主雾峰之莱园献堂三兄属题园中名胜得十二绝句·其三·考槃轩

梁启超

久分生涯托涧薖,齑盐送老意如何?
奇情未合销磨尽,风雨中宵一啸歌。

拼音

jiǔ fēn shēng yá tuō jiàn kē,jī yán sòng lǎo yì rú hé?
qí qíng wèi hé xiāo mó jìn,fēng yǔ zhōng xiāo yī xiào gē。

注释

  1. 涧薖:山涧中的薖草,喻隐逸生活
  2. 齑盐:咸菜粗盐,指清贫生活
  3. 考槃轩:林献堂读书会客之所
  4. 中宵:半夜
  5. 啸歌:长啸歌吟

译文

早已将此生托付给山涧薖草的隐逸生活,
粗茶淡饭终老此生又有何妨?
豪情壮志岂能就此消磨殆尽?
风雨交加的深夜犹自长啸高歌!

背景

此诗作于1911年梁启超访台期间,为雾峰林家考槃轩题咏。诗中借评价主人隐居读书的生活,实则抒发自己虽遭变法失败仍不改壮志的情怀。”风雨啸歌”的意象,既写实台湾多风雨的气候,又暗喻动荡时局中的豪情,展现梁启超作为政治流亡者的复杂心境。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意象对比:涧薖清贫与中宵啸歌的张力
  • 语言顿挫:问句与感叹的起伏变化
  • 结句豪放:风雨啸歌的强烈抒情
  • 用典自然:齑盐典出《晋书》不着痕迹
  1. 思想内容
  • 隐逸困境:清贫隐居的现实
  • 壮志未泯:未消磨的奇情壮志
  • 精神抗争:风雨中啸歌的象征
  • 文人风骨:贫贱不移的品格
  1. 表现手法
  • 自问自答:设问引发情感转折
  • 借景抒情:风雨夜烘托内心激荡
  • 象征手法:”啸歌”象征精神抗争
  • 今昔对照:隐居现实与未泯壮志

评价

  1. 连横《台湾诗乘》评:”‘风雨啸歌’四字,写尽仁人志士的慷慨。”
  2. 林献堂《莱园记》:”任公题咏,使书斋生辉,见其胸中块垒。”
  3. 胡适《四十自述》:”此作表面题轩,实则自抒怀抱,见梁启超的真性情。”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