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湾流水接红墙,自憩圆阴纳午凉。
遗老若知天宝恨,新词休唱荔枝香。
拼音
yī wān liú shuǐ jiē hóng qiáng,zì qì yuán yīn nà wǔ liáng。
yí lǎo ruò zhī tiān bǎo hèn,xīn cí xiū chàng lì zhī xiāng。
注释
- 天宝恨:指唐玄宗天宝年间安史之乱,暗喻国家动乱
- 荔枝香:典出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 遗老:前朝旧臣,此处指忠于清朝的士人
- 红墙:指富贵人家的围墙
译文
一湾碧水环绕着朱红围墙,
自在憩息于树荫享受午间清凉。
若这些遗老们真懂得天宝年间的亡国之痛,
就不该再谱写歌颂荔枝香的新词章。
背景
此诗作于1911年梁启超访台期间,借荔枝岛景致抒发对时局的感慨。诗中”天宝恨”暗指甲午战争后台湾被割让的国耻,”荔枝香”则讽刺醉生梦死的享乐主义。通过唐代安史之乱的历史典故,梁启超警示台湾士绅勿忘国耻,体现其”以诗为鉴”的创作意图。
赏析
- 艺术特色
- 意象对比:静谧流水与历史红墙
- 用典深刻:天宝荔枝的隐喻
- 语言含蓄:以古讽今不露锋芒
- 结句警醒:”休唱”的强烈否定
- 思想内容
- 历史反思:借唐喻今的忧患
- 现实批判:对奢靡风气的警示
- 文人担当:对创作责任的思考
- 民族危机:隐含的救亡意识
- 表现手法
- 借古讽今:以天宝恨警示当下
- 象征手法:”荔枝香”象征奢靡
- 今昔对照:历史教训与现实对照
- 婉讽手法:含蓄的批评艺术
评价
- 连横《台湾诗乘》评:”‘天宝恨’三字,刺痛台岛遗民心事。”
- 林献堂《莱园记》:”任公此作如暮鼓晨钟,发人深省。”
- 胡适《四十自述》:”借荔枝香讽现实,见梁启超诗笔之犀利。”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