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纱浣罢月华明,荇带蒲衣各有情。
我识蓬莱清浅水,出山原似在山清。
拼音
xī shā huàn bà yuè huá míng,xìng dài pú yī gè yǒu qíng。
wǒ shí péng lái qīng qiǎn shuǐ,chū shān yuán sì zài shān qīng。
注释
- 溪纱:溪水中浣洗的纱衣
- 荇带:荇菜如衣带般飘摇
- 蒲衣:蒲草如衣衫般披拂
-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此处借指台湾
- 出山:指离开隐居处出仕
译文
浣洗过的纱衣在月光下格外明亮,
荇菜如衣带蒲草似衣衫各具风情。
我认得这蓬莱仙境的清浅溪水,
流水出山后依然保持山中的清澈本性。
背景
此诗作于1911年梁启超访台期间,借咏捣衣涧抒怀。诗中”出山清”化用杜甫”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诗句,反其意而用之,既赞美台湾山水之灵秀,又暗喻自己虽离开政治中心(出山)仍保持初心(清),展现流亡志士的操守。
赏析
- 艺术特色
- 意象空灵:溪纱、月华、荇带构成清幽画面
- 语言凝练:二十八字蕴含深刻哲理
- 对仗精巧:后两句形成哲理对仗
- 结句深远:以水喻人余韵悠长
- 思想内容
- 品格追求:对”在山清”的精神坚守
- 自然悟道:从山水获得人生启示
- 出世情怀:对仙山清水的向往
- 文人操守:处浊世而保持高洁
- 表现手法
- 借物喻人:以水喻精神品格
- 今昔对照:出山与在山的比较
- 象征手法:”蓬莱水”象征理想境界
- 哲理融入:将理趣自然化入景物
评价
- 连横《台湾诗乘》评:”‘出山清’三字,翻尽古人意,见任公胸次。”
- 林献堂《莱园记》:”此诗写我乡山水之灵,更见任公澄澈之心。”
- 胡适《四十自述》:”反用杜诗而境界全新,见梁启超的创新精神。”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