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三月薄游台湾主雾峰之莱园献堂三兄属题园中名胜得十二绝句·其十二·留别

梁启超

鸾吪凤靡送年华,颇识吾生信有涯。
惆怅无因成小隐,卖书犹欲问东家。

拼音

luán é fèng mí sòng nián huá,pō shí wú shēng xìn yǒu yá。
chóu chàng wú yīn chéng xiǎo yǐn,mài shū yóu yù wèn dōng jiā。

注释

  1. 鸾吪凤靡:典出《尚书》,喻贤者逝去
  2. 信有涯:确知生命有限
  3. 小隐:隐居山林
  4. 东家:指林献堂家族

译文

如鸾凤哀鸣般送走青春年华,
终于明白人生确有限度。
惆怅无缘实现山林隐居,
想要卖书为生还得询问东家意见。

背景

此诗作于1911年梁启超结束台湾访问时,是其组诗的终篇。诗中”鸾吪凤靡”暗喻戊戌六君子的牺牲,”卖书问东家”则反映流亡者经济困顿的现实。在即将爆发的辛亥革命前夕,梁启超以自嘲口吻抒写政治流亡者的生存困境,展现维新志士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挣扎。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意象哀婉:”鸾吪凤靡”的才士意象
  • 语言简练:二十八字浓缩复杂心绪
  • 对比鲜明:理想隐居与现实卖书的反差
  • 结句含蓄:以”问东家”暗含无奈
  1. 思想内容
  • 年华虚度:对青春流逝的焦虑
  • 生命有限:对人生短暂的觉悟
  • 隐居未遂: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现实困境:文人谋生的窘迫
  1. 表现手法
  • 比喻修辞:”鸾凤”喻才士命运
  • 今昔对照: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以小见大:通过”卖书”细节反映文人处境
  • 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惆怅情绪

评价

  1. 连横《台湾诗乘》评:”‘卖书问东家’五字,写尽流亡文人的真实处境。”
  2. 林献堂《莱园记》:”任公留别之作,自嘲中见其铮铮铁骨。”
  3. 胡适《四十自述》:”此作突破传统离别诗的感伤套路,开创现代流亡文学的新写实风格。”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