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天去住两无期,啼鴃年芳每自疑。
多少壮怀偿未了,又添遗憾到蛾眉。
拼音
rén tiān qù zhù liǎng wú qī,tí jué nián fāng měi zì yí。
duō shǎo zhuàng huái cháng wèi liǎo,yòu tiān yí hàn dào é méi。
注释
- 人天:人间与上天,指生死
- 啼鴃:杜鹃啼鸣,象征春去
- 年芳:青春年华
- 壮怀:壮志豪情
- 蛾眉:女子细眉,代指恋人
译文
生死去留都难预期,
杜鹃啼鸣时总怀疑青春将逝。
多少壮志尚未实现,
又添新愁牵挂远方恋人。
背景
此诗作于1899年梁启超流亡日本初期,是其《纪事二十四首》组诗的开篇。诗中”壮怀未了”直指维新事业中断,”蛾眉遗憾”暗含对妻子李蕙仙的思念,反映青年梁启超在政治流亡与家庭离别双重压力下的复杂心境,展现维新志士的柔情与豪情交织的精神世界。
赏析
- 艺术特色
- 意象凄美:”啼鴃””蛾眉”营造感伤氛围
- 对仗工整:”人天”对”啼鴃”,”壮怀”对”遗憾”
- 情感跌宕:从命运无常到具体遗憾
- 语言凝练:二十八字浓缩复杂情感
- 思想内容
- 命运思考: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理想困境:壮志未酬的苦闷
- 情感矛盾:事业与爱情的冲突
- 时代特征:维新志士的典型心境
- 表现手法
- 借景抒情:通过”啼鴃”意象表达时光流逝
- 虚实结合:抽象命运与具体遗憾的交织
- 以小见大:以个人情感折射时代悲剧
- 今昔对比:理想与现实的反差
评价
-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评:”‘壮怀蛾眉’之并置,开近代爱情诗新境。”
- 胡适《四十自述》言:”此作见任公作为普通人的真情实感,非伪道学所能及。”
- 陈寅恪《读梁启超诗集》:”结句将家国情怀与儿女私情等量齐观,实为诗史一大变革。”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