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事二十四首·其二

梁启超

颇愧年来负盛名,天涯到处有逢迎。
识荆说项寻常事,第一相知总让卿。

拼音

pō kuì nián lái fù shèng míng,tiān yá dào chù yǒu féng yíng。
shí jīng shuō xiàng xún cháng shì,dì yī xiāng zhī zǒng ràng qīng。

注释

  1. 识荆:初识的敬辞,典出《史记》”识荆于邯郸”
  2. 说项:为人说好话,典出唐代项斯故事
  3. 卿:对妻子李蕙仙的爱称

译文

实在惭愧这些年虚负盛名,走到天涯海角都有人热情相迎。
替人引荐说情都是平常事,但第一知心人的位置总是留给你。

背景

此诗作于1899年梁启超流亡日本期间,是其写给妻子李蕙仙的深情之作。诗中”识荆说项”的社交应酬与”第一相知”的夫妻情深形成对比,反映梁启超作为流亡政治家在公众形象与私人情感间的矛盾。在维新事业受挫的困境中,诗人通过向妻子倾诉,展现政治人物鲜为人知的柔软一面。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情感真挚:语言朴实而感情深沉
  • 对比手法:世俗逢迎与真挚友情的对照
  • 用典自然:”识荆说项”的典故不着痕迹
  • 结构精巧:从惭愧到珍视的情感递进
  1. 思想内容
  • 名利观:对虚名的清醒认识
  • 友谊观:超越功利的精神契合
  • 自我认知:知识分子的自省精神
  • 情感价值:对纯粹情谊的珍视
  1. 表现手法
  • 直抒胸臆:开篇即表达惭愧之情
  • 细节描写:”到处逢迎”的生动写照
  • 重点突出:结尾强调”第一相知”
  • 虚实结合:具体情境与抽象情感的融合

评价

  1.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评:”‘第一相知’四字,写尽近代知识分子的婚姻理想。”
  2. 胡适《四十自述》言:”此作见任公对夫妻平等关系的追求,开现代爱情诗先声。”
  3. 陈寅恪《读梁启超诗集》:”结句将政治家的公众面具与私人真情并置,非寻常应酬之作。”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