惺惺含意惜惺惺,岂必圆时始有情。
最是多欢复多恼,初相见即话来生。
拼音
xīng xīng hán yì xī xīng xīng,qǐ bì yuán shí shǐ yǒu qíng。
zuì shì duō huān fù duō nǎo,chū xiāng jiàn jí huà lái shēng。
注释
- 惺惺:指聪明人之间的相互欣赏和珍视
- 圆时:感情发展到成熟圆满的阶段
- 多欢复多恼:既充满欢乐又饱含烦恼的矛盾状态
- 话来生:谈论来世再续的约定,表达深厚情谊
译文
聪明人之间怀着深意彼此珍惜,何必非要等到感情成熟时才产生情意?
最是那充满欢乐又夹杂烦恼的时刻,初次相见就许下了来世再续的诺言。
背景
本诗创作于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反映了梁启超与维新同僚之间深厚的情谊。作为维新派领袖,梁启超通过此诗表达了在时代变革中知识分子特有的情感体验和精神追求。
赏析
- 艺术特色
- 叠词妙用:”惺惺”重复出现,既增强韵律感,又强化主题
- 句式创新:反问句”岂必圆时始有情”打破常规表达
- 意象升华:将”初相见”与”话来生”并置,拓展诗意时空
- 思想内容
- 同志情谊:展现维新志士间超越个人的精神共鸣
- 矛盾统一:”多欢复多恼”体现改革者的复杂心态
- 理想追求:”话来生”暗含对维新事业的永恒承诺
- 表现手法
- 递进结构:从相惜到承诺,情感层层深入
- 时空压缩:将短暂相遇与永恒约定巧妙结合
- 矛盾修辞:欢乐与烦恼的对立统一
评价
- 康有为:”卓如此作,字字含情,句句见志,维新同志读之当有戚戚焉。”
- 黄遵宪:”任公七绝,寓风云气于儿女情,此篇尤见其志士胸怀。”
- 王国维:”梁启超诗其气象宏阔,虽小章短制亦见其大。”
- 钱基博:”‘初相见即话来生’七字,写尽维新志士肝胆相照之情。”
- 汪辟疆指出:”此诗虽言私情,实抒公谊,见任公诗笔之独到处。”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