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未灭敢言家,百里行犹九十赊。
怕有旁人说长短,风云气尽爱春华。
拼音
xiōng nú wèi miè gǎn yán jiā,bǎi lǐ xíng yóu jiǔ shí shē。
pà yǒu páng rén shuō cháng duǎn,fēng yún qì jìn ài chūn huá。
注释
- 匈奴未灭:典出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指国难未平
- 九十赊:行百里者半九十,指事业未竟
- 说长短:议论是非
- 风云气:英雄气概
- 春华:青春年华,美好时光
译文
国难当头岂敢顾及家室,维新大业才完成十之一二。
唯恐旁人闲言碎语议论,英雄壮志未酬却已眷恋儿女情长。
背景
此诗作于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初期。诗中反映了维新志士在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心理,既有未竟事业的遗憾,又流露出对平凡生活的向往。
赏析
- 艺术特色
- 用典自然:化用霍去病典故不着痕迹
- 数字对比:”百里”与”九十”形成强烈反差
- 意象转换:从”风云气”到”春华”的巧妙过渡
- 思想内容
- 家国情怀:坚持”国重于家”的信念
- 事业认知:清醒看到变法未竟的现实
- 心理矛盾:英雄气概与人性本真的冲突
- 表现手法
- 今古对照:以古喻今展现现实困境
- 心理描写:展现知识分子的内心挣扎
- 欲扬先抑:表面自责实则抒发无奈
评价
- 康有为《明夷阁诗集》:”梁诗善道心曲,此作尤见真性情。”
- 黄遵宪《人境庐诗草》:”‘风云气尽’四字,写尽志士无奈。”
- 王国维《人间词话》:”梁启超诗最得屈子’虽九死其犹未悔’之神。”
-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此诗展现近代知识分子典型心态。”
- 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梁诗可贵在英雄气与儿女情并见。”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