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事二十四首·其十三

梁启超

一夫一妻世界会,我与浏阳实创之。
尊重公权割私爱,须将身作后人师。

拼音

yī fū yī qī shì jiè huì,wǒ yǔ liú yáng shí chuàng zhī。
zūn zhòng gōng quán gē sī ài,xū jiāng shēn zuò hòu rén shī。

注释

  1. 浏阳:指谭嗣同,湖南浏阳人
  2. 世界会:指维新派创立的政治团体
  3. 公权:公共权力,国家大义
  4. 私爱:个人情感
  5. 后人师:后世楷模

译文

一夫一妻制的理想社会,是我与谭嗣同共同倡导。
为尊重公义而割舍私情,必须以身作则成为后世表率。

背景

此诗作于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反映了梁启超与谭嗣同等维新志士提倡社会改革的主张。诗中”一夫一妻”理念体现了维新派追求现代婚姻制度的进步思想,同时也展现了改革者为理想牺牲个人情感的精神境界。

赏析

  1. 艺术特色
  • 宣言式表达:直接阐明政治主张
  • 人称转换:从”我们”到”我”的巧妙过渡
  • 理念具象化:将抽象思想转化为具体行为准则
  1. 思想内容
  • 社会改革:倡导现代婚姻制度
  • 自我牺牲:为公义割舍私情
  • 历史担当:自觉承担开风气之责
  1. 表现手法
  • 今昔对照:将现实行动与历史影响联系
  • 理念实践:把思想主张转化为行为示范
  • 价值排序:明确公权高于私爱的原则

评价

  1. 康有为《大同书》:”梁谭二子,开中国婚姻平等之先声。”
  2. 谭嗣同《仁学》:”任公此诗,道尽维新志士之自我要求。”
  3. 严复《天演论》:”‘割私爱’三字,最见改革者之决心。”
  4. 章太炎《訄书》:”梁启超诗言改革,多能切中时弊。”
  5. 胡适《四十自述》:”此诗可见戊戌时代之进步思想。”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