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余结习销难尽,絮影禅心不自由。
昨夜梦中礼天女,散花来去著心头。
拼音
lián yú jié xí xiāo nán jìn,xù yǐng chán xīn bù zì yóu。
zuó yè mèng zhōng lǐ tiān nǚ,sàn huā lái qù zhe xīn tóu。
注释
- 结习:佛教用语,指积习难改的烦恼
- 絮影:柳絮般的幻影,喻指纷扰思绪
- 禅心:修行者的心境
- 礼天女:礼拜飞天仙女
- 散花:佛教典故,天女散花以试菩萨修行
译文
可叹我积习难消烦恼未尽,如絮幻影扰得禅心不得自由。
昨夜梦中礼拜飞天仙女,那散落的花朵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
背景
此诗作于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期间。诗中借用佛教意象,反映了维新志士在政治理想受挫后的精神苦闷,以及在修行与尘缘间的矛盾心境。
赏析
- 艺术特色
- 佛教意象:”结习””天女””散花”等佛典运用自然
- 梦境描写:虚实相生增强艺术感染力
- 语言凝练:二十八字包含丰富情感层次
- 思想内容
- 自我反思:对性格缺陷的清醒认知
- 精神困境:展现理想受挫后的苦闷
- 修行体验:反映流亡期间的精神探索
- 表现手法
- 比喻象征:”絮影”喻指纷乱思绪
- 今昔对比:现实困境与梦中境界对照
- 留白艺术:结尾含蓄引发读者联想
评价
- 康有为《南海先生诗集》:”任公此作,得禅家三昧。”
- 谭嗣同《莽苍苍斋诗》:”‘絮影禅心’四字,写尽维新者流亡心境。”
- 章太炎《国学概论》:”梁启超诗善以佛理写忧患。”
- 王国维《人间词话》:”梁公佛理诗最见性灵。”
-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此诗可见戊戌后知识分子的精神转向。”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