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事二十四首·其二十二

梁启超

曩译佳人奇遇成,每生游想涉空冥。
从今不羡柴东海,枉被多情惹薄情。

拼音

nǎng yì jiā rén qí yù chéng,měi shēng yóu xiǎng shè kōng míng。
cóng jīn bù xiàn chái dōng hǎi,wǎng bèi duō qíng rě bó qíng。

注释

  1. 曩译:从前翻译
  2. 佳人奇遇:指梁启超翻译的《佳人奇遇》小说
  3. 游想:遐想
  4. 空冥:虚幻境界
  5. 柴东海:指《柴东海传》中的人物
  6. 多情:深情
  7. 薄情:无情

译文

从前翻译《佳人奇遇》完成后,常常产生幻想进入虚幻境界。
从今以后不再羡慕柴东海的故事,徒然因为多情而招致无情的对待。

背景

此诗作于1899年梁启超流亡日本期间。诗中提到的《佳人奇遇》是梁启超翻译的政治小说,反映了他通过文学翻译寄托政治理想的心境变化,以及从浪漫幻想到现实认知的思想转变。

赏析

  1. 艺术特色
  • 用典自然:融入翻译作品和文学典故
  • 虚实对照:文学幻想与现实感受对比
  • 情感转折:从”每生游想”到”不羡”的变化
  1. 思想内容
  • 理想反思:对政治浪漫主义的重新审视
  • 现实认知:从文学幻想回归现实处境
  • 自我批判:对过度理想化倾向的修正
  1. 表现手法
  • 今昔对比:”曩译”与”从今”的时间对照
  • 借典抒怀:通过文学典故表达现实感受
  • 情感递进:从幻想到觉醒的心路历程

评价

  1. 康有为《日本书目志》:”卓如译笔开风气,诗更见其真性情。”
  2. 黄遵宪《人境庐诗草》:”任公此作,最见其文学理想与现实之辨。”
  3. 王国维《人间词话》:”梁启超诗善将译事体验升华为人生感悟。”
  4.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此诗可见晚清知识分子思想转型之痛。”
  5. 夏晓虹《觉世与传世》:”反映梁启超从文学政治到现实政治的转变。”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