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飘凤泊总无家,惭愧西风两鬓华。
万里海槎一知己,应无遗恨到天涯。
拼音
luán piāo fèng bó zǒng wú jiā,cán kuì xī fēng liǎng bìn huá。
wàn lǐ hǎi chá yī zhī jǐ,yīng wú yí hèn dào tiān yá。
注释
- 鸾飘凤泊:比喻志士飘零流落
- 两鬓华:两鬓花白
- 海槎:海上航行的木筏,指流亡海外的船只
- 知己:志同道合的朋友
- 遗恨:遗憾
译文
像鸾凤般漂泊流离始终没有归宿,西风中两鬓斑白令人惭愧。
万里漂泊的航船上有一位知己相伴,应该不会带着遗憾走到天涯。
背景
此诗作于1899年梁启超流亡日本期间。诗中反映了维新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海外的孤寂心境,同时也表达了在艰难处境中因有知己相伴而获得的慰藉。
赏析
- 艺术特色
- 比喻精妙:”鸾飘凤泊”喻流亡境遇
- 意象鲜明:”西风””海槎”营造苍茫氛围
- 情感转折:从漂泊孤寂到知己慰藉
- 思想内容
- 流亡体验:记录维新志士的海外漂泊
- 友谊珍贵:强调知己的精神支撑
- 自我宽慰:在逆境中寻找心灵寄托
- 表现手法
- 今昔对比:昔日抱负与当下处境的对照
- 虚实结合:将具象漂泊与抽象情感融合
- 情感克制:用”应无”表达隐忍的乐观
评价
- 康有为《明夷阁诗集》:”梁诗道尽亡命之苦,而气骨不衰。”
- 黄遵宪《人境庐诗草》:”任公海外诗,每于孤寂中见其襟怀。”
- 王国维《人间词话》:”梁启超诗善将个人命运与时代结合。”
-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此诗可见戊戌后流亡者之心境。”
- 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梁诗以血泪书之,而终不失其雄浑。”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