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客诮

鲁迅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拼音

wú qíng wèi bì zhēn háo jié,
lián zǐ rú hé bù zhàng fū?
zhī fǒu xīng fēng kuáng xiào zhě,
huí móu shí kàn xiǎo wū tú。

注释

  1. 客诮:客人的讥讽
  2. 於菟(wū tú):老虎的别称
  3. 兴风狂啸者:指老虎
  4. 怜子:疼爱子女

译文

冷酷无情未必就是真豪杰,疼爱孩子怎么不算大丈夫?
你可知道那兴风狂啸的老虎,还时时回头照看小虎呢。

背景

此诗作于1932年底,针对有人讥讽鲁迅疼爱幼子周海婴而作。诗人借猛虎怜子的自然现象,颠覆传统”丈夫无情”的偏见,展现其刚柔并济的人格魅力。

赏析

  1. 思想内涵:
  • 对”豪杰”标准的重新定义
  • 父爱天性的自然主义论证
  • “於菟”意象的颠覆性运用
  1. 艺术特色:
  • 问答结构的辩论性
  • “未必”与”如何”的反诘力量
  • 猛兽与慈父的形象叠合
  1. 情感表达:
  • 表层的幽默机智
  • 深层的父爱宣言
  • 对世俗偏见的温和反击

评价

  1. 许广平评:”先生最温情的诗作”
  2. 周海婴回忆:”父亲用诗为我辩护”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