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清采妥湘灵,九畹贞风慰独醒。
无奈终输萧艾密,却成迁客播芳馨。
拼音
yī zhī qīng cǎi tuǒ xiāng líng,
jiǔ wǎn zhēn fēng wèi dú xǐng。
wú nài zhōng shū xiāo ài mì,
què chéng qiān kè bō fāng xīn。
注释
- 清采:清雅的花枝
- 湘灵:湘水女神(喻指革命者)
- 九畹:屈原种兰处(《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
- 萧艾:恶草(喻反动势力)
- 迁客:被放逐者(鲁迅自指)
译文
一支清雅的花献给湘灵,九畹兰花的贞洁之风安慰我这清醒者。
无奈终究敌不过萧艾的茂密,反使流亡者传播了芬芳。
背景
此诗作于1933年11月,鲁迅为纪念左联五烈士牺牲两周年而写。诗人以《楚辞》意象重构革命者的精神谱系,是其”文化抵抗诗”的典范之作。
赏析
- 意象系统:
- 植物意象的清浊对立(清采/萧艾)
- 神话意象的政治转化(湘灵/独醒)
- “播芳馨”的行动性隐喻
- 情感结构:
- 前联的祭奠与自勉
- 后联的无奈与坚持
- “输”与”成”的辩证关系
- 艺术创新:
- 革命主题的古典化表达
- 失败叙事的逆向升华
- 二十八字中的完整精神史
评价
- 冯雪峰评:”现代《离骚》的微型版”
- 胡风称:”失败者最骄傲的宣言”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