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呐喊》

鲁迅

弄文罹文网,抗世违世情。
积毁可销骨,空留纸上声。

拼音

nòng wén lí wén wǎng,
kàng shì wéi shì qíng。
jī huǐ kě xiāo gǔ,
kōng liú zhǐ shàng shēng。

注释

  1. 罹文网:陷入文字之祸(典出《后汉书》)
  2. 抗世:反抗世俗
  3. 积毁销骨:谗言积累足以销熔骨头(典出《史记》)
  4. 纸上声:指文学作品

译文

舞文弄墨却陷入文字罗网,反抗世俗必违背世道常情。
诽谤积累足以销熔筋骨,最终只留下纸上的呐喊。

背景

此诗作于1926年10月,鲁迅为小说集《呐喊》再版而题。时值”三一八”惨案后,诗人反思文学在暴力前的无力感,是其”创作自省”代表作。

赏析

  1. 思想内涵:
  • 文学行动的双重困境(罹网/违情)
  • 暴力对精神的摧残(销骨)
  • “纸上声”的有限性反思
  1. 语言艺术:
  • “弄”与”抗”的主动姿态
  • “空留”的顿挫感
  • 典故的现代转化
  1. 情感表达:
  • 表层的自嘲与深层的悲壮
  • 从”罹网”到”空留”的递进
  • 二十字中的精神史诗

评价

  1. 周作人评:”兄最痛切的文学观”
  2. 茅盾称:”新文学运动的微型宣言”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