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乌惊不定,飞影乱中庭。
静夜三更柝,寒天一点星。
霜华蚀树白,竹气逼灯青。
渐听钟声动,谁家晓梦醒。
拼音
qī wū jīng bù dìng,fēi yǐng luàn zhōng tíng。
jìng yè sān gēng tuò,hán tiān yī diǎn xīng。
shuāng huá shí shù bái,zhú qì bī dēng qīng。
jiàn tīng zhōng shēng dòng,shuí jiā xiǎo mèng xǐng。
注释
- 栖乌:栖息的乌鸦
- 柝:古代打更用的梆子
- 霜华:霜花
- 蚀:侵蚀,此处指染白
- 竹气:竹林的寒气
译文
栖息的乌鸦受惊飞起不定,飞舞的影子扰乱中庭。
寂静深夜传来三更梆子声,寒冷天空唯有一点孤星。
霜花将树木侵蚀得发白,竹林的寒气将灯火逼成青色。
渐渐听到晨钟声响起,不知是谁家的晓梦被惊醒。
五、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民国初年(约1913-1916),是吕碧城《秋兴三首》组诗的第三首。诗人通过秋夜景物的细腻描摹,展现新知识女性对自然与人生的敏锐感知,是其”秋夜咏怀”的代表作。
赏析
- 感官描写:
- 视觉:飞影/星/白树/青灯
- 听觉:柝声/钟声
- 触觉:寒气
- 色彩运用:
- “白”与”青”的冷色调对比
- “一点星”的明暗衬托
- 时空转换:
- 由夜(三更)到晓(钟声)
- 由外(中庭)到内(灯下)
评价
- 龙榆生评:”五字一境,字字精警。”
- 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闺阁而具老杜笔力。”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