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柏断片图为白葭居士题

吕碧城

两间有正气,常与木石缘。
庸流悲物化,哲士悟薪传。
干莫冶神剑,跃身炉火间。
巴蜀有贞妇,化石山之巅。
鄂国精忠柏,遗留讵偶然。
当时誓报国,袒背忍镂镌。
今日馀此木,裂迹同斑阑。
赵祚三百载,驹逝如云烟。
不见天水碧,犹见苌血殷。
是知万乘重,不及一木坚。
近世道义丧,程子悲悁悁。
拾取且珍袭,咏叹追前贤。
传诵风国俗,懦立贪夫廉。
断片不盈尺,用以撑中原。

拼音

liǎng jiān yǒu zhèng qì , cháng yǔ mù shí yuán 。
yōng liú bēi wù huà , zhé shì wù xīn chuán 。
gān mò yě shén jiàn , yuè shēn lú huǒ jiān 。
bā shǔ yǒu zhēn fù , huà shí shān zhī diān 。
è guó jīng zhōng bǎi , yí liú jù ǒu rán 。
dāng shí shì bào guó , tǎn bèi rěn lòu juān 。
jīn rì yú cǐ mù , liè jì tóng bān lán 。
zhào zuò sān bǎi zǎi , jū shì rú yún yān 。
bú jiàn tiān shuǐ bì , yóu jiàn cháng xiě yīn 。
shì zhī wàn chéng zhòng , bù jí yī mù jiān 。
jìn shì dào yì sāng , chéng zǐ bēi yuān yuān 。
shí qǔ qiě zhēn xí , yǒng tàn zhuī qián xián 。
chuán sòng fēng guó sú , nuò lì tān fū lián 。
duàn piàn bù yíng chǐ , yòng yǐ chēng zhōng yuán 。

注释

  1. 两间:天地之间
  2. 干莫:干将、莫邪,古代铸剑名师
  3. 鄂国:岳飞封号”鄂国公”
  4. 赵祚:宋朝国运(赵宋王朝)
  5. 苌血:苌弘化碧典故,喻精忠报国
  6. 程子:指程颐,此处代指有识之士
  7. 悁悁(yuān):忧闷貌

译文

天地间自有浩然正气,常寄托于木石之中。
俗人为外物消亡悲伤,智者领悟精神传承。
干将莫邪锻造神剑,投身熔炉在所不惜。
巴蜀有贞烈妇人,化作山巅的望夫石。
鄂国公的精忠柏树,留存至今岂是偶然。
当年岳飞誓死报国,袒背忍痛刺字明志。
今日残留的柏木片,裂痕如当年的伤痕。
赵宋三百年的国运,如白驹过隙成云烟。
虽不见”天水碧”的祥瑞,仍见忠臣血染的赤诚。
方知帝王权势之重,不如一木的坚贞。
近世道德沦丧,有识之士忧心忡忡。
且将这柏片珍藏,咏叹追慕前贤。
传扬以教化国民,使懦者立贪者廉。
这不足一尺的断片,足可支撑起中原精神。

背景

此诗作于1928年,吕碧城旅居瑞士期间为友人白葭居士所藏岳飞”精忠柏”残片题咏。时值国内军阀混战,诗人借咏岳飞遗物,抒写对民族气节的呼唤,是其”爱国咏物诗”代表作。

赏析

  1. 意象系统:
  • 以”木石”为载体的正气谱系(神剑/贞妇石/精忠柏)
  • “炉火””镂镌””裂迹”的苦难印记
  • “天水碧”与”苌血殷”的色彩象征
  1. 时空结构:
  • 从战国(干莫)到南宋(岳飞)的历史纵深
  • 由”当时”到”今日”的今昔对比
  • “撑中原”的空间拓展
  1. 语言艺术:
  • 双声叠韵(”悁悁””斑阑”)
  • 典故活用(”苌血”化用《庄子》)
  • “不盈尺”与”撑中原”的张力

评价

  1. 陈寅恪评:”以金石发浩歌,闺阁而具史笔。”
  2. 钱仲联《近百年诗坛点将录》:”咏物而关民族气运,近代绝唱。”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