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
岝崿既崄巇,触石辄芊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
石闾何晻蔼,明堂秘灵篇。
拼音
dài zōng xiù wéi yuè,cuī zú cì yún tiān。
zuò è jì xiǎn xī,chù shí zhé qiān mián。
dēng fēng yì chóng tán,jiàng chán cáng sù rán。
shí lǘ hé ǎn ǎi,míng táng mì líng piān。
注释
- 岱宗:泰山别称(《尚书》”岱宗,泰山也”)
- 崔崒(zú):山高峻貌(《说文》”崒,危高也”)
- 岝崿(zuò è):山势险峻(《广雅》”岝崿,山高貌”)
- 石闾:泰山石闾山(汉武帝封禅处)
- 明堂:帝王祭天建筑(《孟子》”明堂者,王者之堂也”)
译文
岱岳独秀五岳尊,巍峨刺破九重天。
悬崖峭壁多险峻,触石草木自芊绵。
登封瘗玉崇高坛,降禅藏礼肃穆然。
石闾山中何幽暗,明堂秘藏灵异篇。
背景
此诗作于南朝宋元嘉六年(429年),谢灵运45岁任秘书监时。描写泰山封禅遗迹,融合山水与历史,是其山水诗代表作。
赏析
- 意象特征:
- 空间:云天→山石→坛庙
- 质感:崔崒(刚)→芊绵(柔)
- 色彩:晻蔼(暗)→明堂(亮)
- 语言特色:
- “崔崒/岝崿”的险峻感
- “芊绵”的生命力
- “晻蔼”的神秘性
- 历史内涵:
- 登封/降禅的典制
- 石闾/明堂的遗迹
评价
- 南朝·钟嵘:”客儿山水,自此而变。”
- 明·胡应麟:”‘刺云天’三字,泰山精神尽出。”
- 清·王夫之:”结句’秘灵篇’,含无限遐想。”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