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范光禄祗洹像赞三首并序·其一·佛

谢灵运

神道希微,愿言所属。
辄总三首,期之道场。
惟此大觉,因心则灵。
垢尽智照,数极慧明。
三达非我,一援九生。
理阻心行,道绝形声。

拼音

shén dào xī wēi,yuàn yán suǒ shǔ。
zhé zǒng sān shǒu,qī zhī dào chǎng。
wéi cǐ dà jué,yīn xīn zé líng。
gòu jìn zhì zhào,shù jí huì míng。
sān dá fēi wǒ,yī yuán jiǔ shēng。
lǐ zǔ xīn xíng,dào jué xíng shēng。

注释

  1. 祗洹:祗树给孤独园(《金刚经》说法地)
  2. 三达:佛具三明(天眼/宿命/漏尽)
  3. 九生:九类众生(《金刚经》”所有众生之类”)
  4. 道场:修行处(《维摩诘经》”直心是道场”)

译文

佛道精微难言诠,谨以愿心述所悟。
总作三首赞佛诗,寄望于兹修行处。
唯此圆满大觉者,依心观照即显灵。
烦恼净尽智慧现,数理穷极慧光明的。
三明通达本无我,一念普度九类生。
真理超越心行境,大道断绝形声求。

背景

此诗作于南朝宋元嘉十年(433年),谢灵运49岁与光禄大夫范泰共撰佛像赞时。阐述佛果境界,反映其晚年佛学造诣,是南朝佛教文学代表作。

赏析

  1. 佛学体系:
  • 心性论(因心则灵)
  • 修行论(垢尽智照)
  • 境界论(道绝形声)
  1. 语言特色:
  • “希微/属”的辩证表述
  • “三达/一援”的数字对仗
  • “阻/绝”的否定性表达
  1. 结构特征:
  • 前四句:作赞因缘
  • 中四句:佛果赞叹
  • 后四句:玄理阐释

评价

  1. 南朝·僧祐:”谢公佛赞,深得性空旨趣。”
  2. 宋·契嵩:”‘道绝形声’四字,可作禅门话头。”
  3. 明·紫柏真可:”六朝佛赞,当以谢客为冠。”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