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寒行

谢灵运

樵苏无夙饮,凿冰煮朝餐。
悲矣采薇唱,苦哉有馀酸。

拼音

qiáo sū wú sù yǐn,záo bīng zhǔ zhāo cān。
bēi yǐ cǎi wēi chàng,kǔ zāi yǒu yú suān。

注释

  1. 樵苏:砍柴割草(《史记》”樵苏后爨”)
  2. 采薇:伯夷叔齐典(《史记·伯夷列传》)
  3. 馀酸:残留的辛酸(《楚辞》”心怛伤之憯恻”)

译文

砍柴割草无晨饮,凿取冰块煮朝食。
可叹采薇歌犹在,苦痛更添新酸楚。

背景

此诗作于南朝宋元嘉七年(430年),谢灵运46岁贬任临川内史时。借苦寒生活抒写政治失意,是其讽喻诗代表作。

赏析

  1. 意象组合:
  • 动作(樵/凿/煮)
  • 味觉(酸)
  • 听觉(唱)
  1. 语言特色:
  • “无夙饮”的艰辛
  • “有馀酸”的双关
  • 对仗工整(樵苏/凿冰)
  1. 思想内涵:
  • 寒士生活的写照
  • 历史典故的隐喻
  • 政治失意的寄托

评价

  1. 南朝·钟嵘:”客儿二十字,已具《七月》遗响。”
  2. 明·王世贞:”‘有馀酸’三字,说尽贬谪况味。”
  3. 清·沈德潜:”结句用典无痕,最见功力。”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