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辞

沈约

汉宫美女多如云,中有一人字昭君。
天生倾国倾城色,玉质孤高卓不群。
来至掖庭已有年,愁听宫漏独成眠。
可怜绝色等闲弃,汉帝不分媸与妍。
非是君王不好色,佳人如织绕其侧。
颠鸾倒凤夕连朝,遍识群芳犹未得。
思幸佳人无孑遗,九重选美事颇奇。
不劳龙目亲遴选,分辩媸妍赖画师。
高低美丑瘦和肥,全仗画师笔一挥。
古有按图寻骏马,今皇凭画幸嫔妃。
粉黛欲蒙君眷顾,千金竟把画工赂。
钱有几多艳几多,无钱休得君恩遇。
群娥每每沐皇风,独有昭君际遇穷。
自恃无双才与色,讵肯摧眉赂画工!
朔方正月雪澌澌,单于策马至京西。
因闻汉阙多佳丽,欲索一人娶作妻。
汉帝闻言忙颔首,和亲政策由来久。
只求边塞暂安宁,愿向单于献佳偶。
诏传呈上美人图,御笔按图点丽姝。
宫中美色真难舍,乃选庸姿嫁北胡。
钦点宫娥上殿堂,昭君为字名王嫱。
红袖翩跹迤逦至,至时四壁顿生光。
纤步凌波行若止,清香袅袅风吹蕊。
骨似琼瑶肌似冰,明眸转盼如秋水。
芳华盖世满堂惊,汉帝茫然叹失声。
画上庸姿乃绝色,其间究竟是何情?
君言既出难更改,忍送红颜归翰海。
暗将昭君比众妃,三千佳丽无光彩。
含颦忍泪别君王,贱妾从今辞故乡。
不用满朝贤将相,蛾眉为国靖边疆。
妾今远嫁万千里,胜在深宫寂寞死。
宫中尚有如花人,不赂画工命似纸。
愿君莫惜妾微身,应惜忠心体国臣。
但得贤才良将在,守边何必用佳人!
更怜豪杰没尘埃,辜负平生万丈才。
岂能屈节事权贵?慷慨高歌归去来!
绝色常遭妖女妒,贤才每被奸人误。
栖身异域本寻常,多少英雄悲失路!
铁马戎装出塞去,莫愁身似风中絮。
既然此地不留人,他乡自有留人处!
朔漠茫茫走石沙,随身唯有一琵琶。
此去诚知难复返,天涯何处不为家!
黄雾涨天雪晦冥,黑云拂地风膻腥。
高原万里草皆白,大漠千年冢独青。
无端叙写昭君辞,红粉飘零实可悲。
千古英雄同一叹,伤怀岂止为蛾眉!

注释

  1. ​​掖庭​​:汉代后宫嫔妃居所
  2. ​​宫漏​​:古代计时器,指长夜孤寂
  3. ​​媸妍​​(chī yán):丑与美
  4. ​​颠鸾倒凤​​:喻帝王沉迷女色
  5. ​​九重​​:指皇宫深院
  6. ​​翰海​​:北方大漠(《史记》作”瀚海”)
  7. ​​蛾眉​​:代指昭君
  8. ​​膻腥​​:游牧民族的饮食气息
  9. ​​冢独青​​:化用”青冢”典故(昭君墓)

译文

汉宫佳丽三千如云,有位美人名叫昭君。
天生倾国倾城之貌,玉骨冰姿卓尔不群。
幽居掖庭虚度年华,夜听更漏独伴孤灯。
绝色竟被轻易埋没,帝王不识美丑之分。​
非是君王不恋美色,佳丽如云环绕在身。
日夜寻欢阅尽群芳,偏偏遗漏绝世佳人。
为选嫔妃不劳亲视,全凭画师描绘丹青。
古今选美标准颠倒,按图索骥荒谬绝伦。
宫女争相贿赂画工,千金买得君王垂青。
唯有昭君清高自持,不肯折腰讨好小人。​
北地正月风雪漫天,单于策马来到长安。
久闻汉宫多佳丽,欲求和亲结姻缘。
帝王闻言欣然应允,和亲旧制自古相传。
但求边关暂得安宁,愿献美人换取平安。
按图选定平庸宫女,岂知竟是绝世红颜。
昭君款步进入殿堂,满室生辉如月临轩。​
纤足凌波似行还止,幽香暗送如兰吐蕊。
冰肌玉骨秋水明眸,满朝惊叹帝王悔恨。
君王金口已难更改,忍送佳人远赴荒原。
暗比六宫三千粉黛,竟无一人可比婵娟。
含泪拜别汉家天子,妾身从此永别故园。
满朝将相束手无策,竟让红颜去守边关。
此去万里强似深宫,多少佳人寂寞终生。
但望君王珍重贤士,守疆何须依靠美人!
多少豪杰埋没风尘,空负经天纬地才能。
绝色总遭谗妒,英才常被奸误。
英雄失路古今同悲,岂独为这红颜伤神!​
戎装铁马慷慨出塞,不似柳絮随风飘零。
既然故国不容存身,异域亦可安放灵魂。
大漠茫茫飞沙走石,琵琶作伴踏上征程。
此去自知永无归期,四海为家心自安宁。
黄沙蔽日雪暴遮天,腥风席卷黑云压城。
高原枯草万里皆白,唯有青冢屹立长青。​
今日为写昭君悲歌,红颜飘零令人伤情。
千古英雄同声一叹,人生憾事岂止钗裙!

背景

此诗作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沈约60岁任尚书令时。借昭君故事抒写才士不遇之悲,是南朝”宫体诗”的变格之作。

赏析

  1. 叙事结构:
  • 宫廷倾轧(前16联)
  • 出塞悲歌(中10联)
  • 历史反思(尾4联)
  1. 艺术突破:
  • 突破宫体诗艳情传统
  • “铁马戎装”的雄浑意象
  • 英雄美人同慨的深刻立意
  1. 思想价值:
  • 对画工受贿的批判
  • 对和亲政策的反思
  • 才士不遇的普遍关怀

评价

  1. 《梁书》:”休文此篇,一洗宫体铅华。”
  2. 明人王世贞:”‘千古同一叹’,六朝第一议论。”
  3. 清人沈德潜:”唐人《昭君》诸作,皆从此出。”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