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公失权势,门馆有虚盈。
贵贱犹如此,况乃曲池平。
高车尘未灭,珠履故馀声。
宾阶绿钱满,客位紫苔生。
谁当九原上,郁郁望佳城。
拼音
lián gōng shī quán shì,mén guǎn yǒu xū yíng。
guì jiàn yóu rú cǐ,kuàng nǎi qǔ chí píng。
gāo chē chén wèi miè,zhū lǚ gù yú shēng。
bīn jiē lǜ qián mǎn,kè wèi zǐ tái shēng。
shuí dāng jiǔ yuán shàng,yù yù wàng jiā chéng。
注释
- 廉公:战国赵将廉颇(喻丞相)
- 曲池:府邸园林中的池沼
- 珠履:缀珠的鞋(《史记》春申君客三千人皆蹑珠履)
- 绿钱:苔藓别称
- 九原:春秋晋国卿大夫墓地
- 佳城:墓地雅称(典出《西京杂记》)
译文
廉颇失势后,府邸门庭时虚时盈。
贵贱尚如此变迁,何况那曲池早已干平。
高车扬尘尚未散尽,珠履客的余音犹在耳畔。
宾客台阶爬满绿苔,座席处长出紫藓。
谁人伫立九原墓地,郁郁凝望这昔日豪庭?
背景
此诗作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沈约60岁任尚书左仆射时。借冬至谒见丞相府世子之机,通过府邸衰败景象抒写政治无常,是南朝”咏史怀古”类代表作。
赏析
- 意象体系:
- 权力意象(高车/珠履)
- 衰败意象(绿钱/紫苔)
- 死亡意象(九原/佳城)
- 艺术手法:
- “尘未灭”与”馀声”的时空交错
- “虚盈”与”平”的哲学对照
- 结句的悬想手法
- 思想内涵:
- 对门阀政治的反思
- 对富贵无常的警示
- 生命终极关怀
评价
- 《梁书》:”休文(沈约)此作,得《黍离》《麦秀》之旨。”
- 明人王世贞:”六朝咏史诗,当以’谁当九原上’为绝唱。”
- 清人沈德潜:”‘绿钱”紫苔’字,开后来李长吉(李贺)一派。”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