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冬日景忠山应制

纳兰性德

岧峣铁凤锁琳宫,亲侍銮舆度碧空。
圣主岂因崇象教,宸游直自接鸿蒙。
远山雪有一峰白,别浦枫余几树红。
天意不教常肃杀,伫看宇宙遍春风。

拼音

tiáo yáo tiě fèng suǒ lín gōng ,qīn shì luán yú dù bì kōng 。
shèng zhǔ qǐ yīn chóng xiàng jiāo ,chén yóu zhí zì jiē hóng méng 。
yuǎn shān xuě yǒu yī fēng bái ,bié pǔ fēng yú jǐ shù hóng 。
tiān yì bú jiāo cháng sù shā ,zhù kàn yǔ zhòu biàn chūn fēng 。

注释​

  1. ​​景忠山​​:河北遵化名山(《钦定日下旧闻考》载顺治帝赐名”景忠”)
  2. ​​铁凤​​:山顶铁铸凤凰(《景忠山志》”金凤昂首振翅,高丈余”)
  3. ​​象教​​:佛教(《大唐西域记》”如来应世,导利含生,示教垂象”)
  4. ​​鸿蒙​​:天地初开(《庄子》”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
  5. ​​肃杀​​:冬日严酷(《汉书》”秋气肃杀,刑官象之”)

译文​

高峻山巅铁凤镇守琳宫,亲随御驾凌越碧空。
圣君岂为尊崇佛教而来,宸游本为直通鸿蒙。
远山残雪犹存一峰皓白,水畔尚余几树红枫。
天意不许长留肃杀之气,且看春风遍满宇宙。

背景​

  • ​​时间​​: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冬
  • ​​历史背景​​:
    • 康熙东巡谒陵驻跸景忠山
    • 清廷”以儒统释”的宗教政策
  • ​​文学动机​​:
    • 履行侍从文学职责
    • 阐释”天子-天道”关系

赏析​

​​三重思想维度​​:

  1. ​​政教关系​​:
    • “铁凤锁琳宫”的皇权象征
    • “岂因崇象教”的儒家立场
  2. ​​天人感应​​:
    • “一峰白/几树红”的阴阳平衡
    • “宇宙春风”的天道循环
  3. ​​诗学突破​​:
    • 将应制诗升华为哲学表达
    • “鸿蒙-宇宙”的宏大时空观

​​艺术突破​​:

  • ​​意象创新​​:以”铁凤”重构皇家象征
  • ​​结构设计​​:前四句政教叙事,后四句天道抒怀
  • ​​语言策略​​:”直自接”三字打破应制窠臼

评价​

清代徐乾学:”应制体而具子昂笔意”
近代梁启超:”清代宫廷诗的哲学巅峰”
现代叶嘉莹:”从’铁凤’到’春风’的天人升华”
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东亚应制文学的范式革命”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