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下年 一作:明年)
拼音
xīn zhú gāo yú jiù zhú zhī,quán píng lǎo gàn wèi fú chí。
xià nián zài yǒu xīn shēng zhě,shí zhàng lóng sūn rào fèng chí。
注释
- 龙孙:竹笋别称(《笋谱》”俗呼笋为龙孙”)
- 凤池:凤凰池,中书省代称(《晋书》”荀勖久在中书,专管机事,人谓之’凤凰池'”)
- 老干扶持:化用《庄子》”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的互助哲学
- 十丈:夸张修辞(《史记》”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的夸饰传统)
译文
新竹高过旧竹的枝条,全靠老竹干的托举扶持。
来年再有新笋破土时,十丈高的龙孙将环绕凤凰池。
背景
- 时间: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郑燮71岁
- 历史背景:
- “扬州八怪”艺术革新时期
- 科举制度下的师生传承体系
- 艺术动机:
- 以竹喻教育传承
- 表达”青出于蓝”的艺术发展观
赏析
本诗构建三重哲学维度:
- 生命传承:
- “新高于旧”的发展规律
- “老干扶持”的奉献精神
- 教育隐喻:
- “全凭”的师承关系
- “龙孙”的人才比喻
- 艺术理想:
- “十丈”的突破性成长
- “凤池”的最高成就象征
艺术突破:
- 意象创新:将竹笋称为”龙孙”的贵族化处理
- 空间设计:从地面”老干”到天上”凤池”的垂直想象
- 数字修辞:”十丈”的夸张强化发展预期
“十丈龙孙绕凤池”七字,既是对李白”龙衔宝盖承朝日”的意象发展,又开创了教育诗的新范式。
评价
清代袁枚:”板桥竹诗,字字有师道”
近代蔡元培:”中国最早的素质教育宣言”
现代朱光潜:”教育美学的典范文本”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东亚教育伦理的诗性结晶”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