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谏果两头纤,松子来从雪岭南。
岭上苍官千万树,只能五鬣绿鬖鬖。
拼音
yī xī jiàn guǒ liǎng tóu xiān,sōng zǐ lái cóng xuě lǐng nán。
lǐng shàng cāng guān qiān wàn shù,zhǐ néng wǔ liè lǜ sān sān。
注释
- 谏果:橄榄的别称,因其初尝苦涩,回味甘甜,古人认为有“忠言逆耳”之意,故称“谏果”。
- 两头纤:形容橄榄两端尖细的形状。
- 雪岭:指天山,因终年积雪而得名。
- 苍官:松树的拟人化称呼,古人以“苍”形容青翠,“官”比喻树木如官员般挺拔。
- 五鬣:指松针五针一束的品种,如华山松。
- 鬖鬖(sān sān):形容松针蓬松披散的样子。
译文
橄榄果两头尖尖,隐约可见;
松子来自天山的南边。
山岭上千万棵青松挺立,
却只有五针松的枝叶绿得蓬松凌乱。
背景
此诗是纪昀在乾隆年间被贬乌鲁木齐期间所作《乌鲁木齐杂诗》中的一首。纪昀以流放之身观察边疆风物,记录当地物产与自然景观,既是对边疆的纪实,也暗含对中原的怀念。
赏析
- 意象选择:
- 以“谏果”(橄榄)起兴,既写其形(两头纤),又暗喻自身处境——初到边疆的苦涩与后来的豁达。
- “松子”象征坚韧,来自“雪岭”的严寒环境,暗示边疆的艰苦与生命的顽强。
- “苍官千万树”展现壮阔的松林景象,而“五鬣绿鬖鬖”聚焦细节,突出五针松的独特形态。
- 语言风格:
- 平实简练,不事雕琢,符合纪昀“笔记体”诗风,以白描手法勾勒边疆物产。
- 用词考究,如“苍官”“鬖鬖”兼具拟人与形象性,体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 情感表达:
- 表面写物产,实则借物抒怀。橄榄的“苦后回甘”暗合流放心境,松树的傲雪凌霜则寄托了作者的坚韧。
- 末句“只能五鬣”略带感慨,或许暗指边疆虽广,却少有中原常见的物种,隐含思乡之情。
评价
- 清代评价:
- 洪亮吉评《乌鲁木齐杂诗》:“叙述风土,历历如绘,兼有考据,非徒作也。”
- 钱大昕称其“以诗存史,补方志之未备”。
- 现代评价:
- 学者邓云乡认为此诗“以寻常物产入诗,却见边疆之奇,纪晓岚之笔,于平淡处最显功力”。
- 文学史家袁行霈指出,纪昀的边疆诗“突破了传统边塞诗的悲凉基调,多了纪实性与生活气息”。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