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微雨歇,河汉在西堂。
萤火出深碧,池荷闻暗香。
开窗邻竹树,高枕忆沧浪。
此夕南枝鸟,无因到故乡。
拼音
yè lái wēi yǔ xiē,hé hàn zài xī táng。
yíng huǒ chū shēn bì,chí hé wén àn xiāng。
kāi chuāng lín zhú shù,gāo zhěn yì cāng làng。
cǐ xī nán zhī niǎo,wú yīn dào gù xiāng。
注释
- 息斋:王士禛书斋名,取《周易》”君子以向晦入宴息”意。
- 沧浪:代指归隐(《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
- 南枝鸟:化用《古诗十九首》”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译文
夜半时分微雨初停,斜挂在西堂上空。
萤火虫从深碧的草丛中飞出,池塘里的荷花飘来阵阵暗香。
推开窗户与竹树相邻而望,高卧枕上不禁怀念起归隐的沧浪。
今夜那巢居南枝的鸟儿啊,也无法将我的思念带回故乡。
背景
本诗作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夏,王士禛53岁在京任职时夜宿书斋所作。诗人以”雨歇河汉”的澄澈夜景起笔,通过”萤火荷香”的感官体验与”竹树沧浪”的精神漫游,在”南枝鸟”的乡思收束中,展现仕宦生涯中对故园隐逸生活的深切怀念。
赏析
- 感官层次
(1)视觉:”深碧萤火”与”河汉”星光构成明暗呼应;
(2)嗅觉:”暗香”将空间感知向无形维度延伸。 - 时空结构
(1)物理空间:由斋内(西堂)到窗外(竹树)的位移;
(2)心理空间:从眼前景到”沧浪”忆的跨越。 - 炼字艺术
(1)”出”字写萤火动态,”闻”字状香气浮动;
(2)”无因”以否定式强化乡思的徒劳。
评价
- 当世评点
(1)朱彝尊赞”深碧暗香”:”十字尽夜境神韵”;
(2)赵执信批评”忆沧浪”过露,”有违含蓄”。 - 后世定位
(1)《清诗别裁集》列为”神韵派夜怀诗典范”;
(2)钱仲联指出此诗体现”王渔洋以景截情的截句手法”。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