浒山道中

王士禛

断霭望沉沉,关河岁暮心。
苍山连冻浦,雪屋入寒林。
凫雁荒陂晚,鸡豚古社深。
墨王亭畔路,载酒忆登临。

拼音

duàn ǎi wàng chén chén,guān hé suì mù xīn。
cāng shān lián dòng pǔ,xuě wū rù hán lín。
fú yàn huāng bēi wǎn,jī tún gǔ shè shēn。
mò wáng tíng pàn lù,zǎi jiǔ yì dēng lín。

注释

  1. 浒山​​:山东淄川地名(《淄川县志》”城东三十里有浒山”)。
  2. ​​墨王亭​​:当地古迹,传为唐代书法家遗迹。
  3. ​​古社​​:古老社庙(《礼记·祭法》”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

译文

断续的雾霭中远望一片苍茫,面对关河触发岁末的愁绪。
青灰色的山峦连接着封冻的水岸,覆雪茅屋隐入寒冷的树林。
野鸭大雁在荒芜的陂塘栖息,鸡豚之声从幽深的古社传来。
墨王亭畔的这条小路啊,曾载酒登临的往事令人追忆。

背景

本诗作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冬,王士禛57岁任户部右侍郎时巡视山东途中所作。诗人以”断霭沉沉”的朦胧视野开篇,通过”冻浦寒林”的严酷与”古社鸡豚”的温情对照,在”载酒忆登”的今昔感怀中,展现仕宦途中对民间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文人雅士的历史追忆。

赏析

  1. 冬景经营​​
    (1)色彩:”苍山”的冷色调与”雪屋”的纯白构成视觉层次;
    (2)温度:”冻浦”的触觉寒冷与”古社”的生活暖意形成反差。
  2. ​​空间叙事​​
    (1)宏观:”关河”的大景观与”荒陂”的局部特写结合;
    (2)记忆:”墨王亭”的现实地理与”忆登临”的心理时空交织。
  3. ​​炼字艺术​​
    (1)”连”字写山势绵延,”入”字状屋舍隐现;
    (2)”载”字将抽象回忆物化为载酒行为。

评价

  1. 世评点​​
    (1)朱彝尊赞”雪屋寒林”:”十字尽得冬山骨相”;
    (2)赵执信批评”鸡豚”过俗,”有违神韵”。
  2. ​​后世定位​​
    (1)《清诗别裁集》列为”康熙纪行诗上品”;
    (2)钱仲联指出此诗体现”王渔洋以俗景入雅境的突破”。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