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彭孙遹

王士禛

此夜长安月,清光对故人。
迢遥千里别,落拓百年身。
举世无知己,名山好卜邻。
平生丘壑志,禽向自相亲。

拼音

cǐ yè cháng ān yuè,qīng guāng duì gù rén。
tiáo yáo qiān lǐ bié,luò tuò bǎi nián shēn。
jǔ shì wú zhī jǐ,míng shān hǎo bǔ lín。
píng shēng qiū hè zhì,qín xiàng zì xiāng qīn。

注释

  1. 彭孙遹​​:清初词人,与王士禛并称”彭王”。
  2. ​​禽向​​:禽庆与向长,东汉隐士(《后汉书·逸民传》)。
  3. ​​卜邻​​:择邻而居(《左传》”非宅是卜,惟邻是卜”)。

译文

今夜长安的明月,将清辉洒向你我这对故人。
千里迢迢的离别在即,这落拓的一生已过百年身。
茫茫人世难觅知己,不如在名山胜境择邻而居。
我平生的志向本是归隐山林,如禽庆、向长般与自然相亲。

背景

本诗作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王士禛46岁在京城送别挚友彭孙遹时所作。诗人借”长安月色”起兴,通过”千里别”与”百年身”的时空对举,在”举世无知”的孤绝与”名山卜邻”的退守间,展现清初文人在仕隐抉择中的精神困境与对纯真友谊的珍视。 ​​作品赏析​

赏析

  1. 情感结构​​
    (1)”清光”的澄澈与”落拓”的苍凉形成心境反差;
    (2)”无知己”的绝望与”好卜邻”的豁达构成情感张力。
  2. ​​用典艺术​​
    (1)”禽向”典将个人归隐理想历史化;
    (2)”卜邻”化用《左传》,赋予隐居社交属性。
  3. ​​炼字技巧​​
    (1)”对”字写月色人情交融,”觅”字状知己难求;
    (2)”自”字强调主体选择,弱化世俗压力。

评价

  1. 当世评点​​
    (1)朱彝尊赞”清光”联:”十字可敌《河梁》之作”;
    (2)赵执信批评”百年身”过悲,”有违盛世之音”。
  2. ​​后世定位​​
    (1)《清诗别裁集》列为”康熙朝赠别诗典范”;
    (2)钱仲联指出此诗体现”神韵派以淡语写深情的特色”。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