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雁

王士禛

缥缈凉天数雁鸣,几家砧杵起秋声。
怀人江上枫初落,卧病空堂雨易成。
尺素经时常北望,暮云无际且南征。
沅湘一带多兵甲,莫动高楼少妇情。

拼音

piāo miǎo liáng tiān shǔ yàn míng,jǐ jiā zhēn chǔ qǐ qiū shēng。
huái rén jiāng shàng fēng chū luò,wò bìng kōng táng yǔ yì chéng。
chǐ sù jīng shí cháng běi wàng,mù yún wú jì qiě nán zhēng。
yuán xiāng yī dài duō bīng jiǎ,mò dòng gāo lóu shào fù qíng。

注释

  1. 尺素​​:书信(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2. ​​沅湘​​:湖南沅江、湘江流域(《楚辞·九章》”浩浩沅湘,分流汩兮”)。
  3. ​​砧杵​​: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译文

高远的凉天传来几声雁鸣,谁家的捣衣声又添秋意凄清。
思念远人看江畔枫叶初落,卧病空堂偏逢阴雨易成。
书信久绝仍常向北方眺望,暮云无边却见雁群向南飞行。
沅湘一带正战火纷飞,莫让雁声触动高楼思妇的愁情。

背景

本诗作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秋,王士禛65岁任刑部尚书时卧病京中所作。诗人以”雁鸣砧杵”的典型秋声起兴,通过”枫落病雨”的个人困境与”沅湘兵甲”的时局动荡,在”少妇情”的民生关怀中,展现清初士大夫对战争离乱的忧患意识与病中感时的复杂心境。

赏析

  1. 声景交织​​
    (1)听觉:”雁鸣”的自然声响与”砧杵”的人间秋声共鸣;
    (2)视觉:”暮云”的苍茫与”兵甲”的森冷构成画面冲击。
  2. ​​空间张力​​
    (1)”北望”的凝定与”南征”的流动形成方向对抗;
    (2)”高楼”的闺阁私密与”沅湘”的战场广阔遥相对照。
  3. ​​炼字艺术​​
    (1)”缥缈”状雁声空灵,”易”字写秋雨愁绪;
    (2)”动”字将抽象情感具象化为可被惊扰的实体。

评价

  1. ​​当世评点​​
    (1)朱彝尊赞”枫落病雨”联:”十四字合老杜放翁为一手”;
    (2)赵执信批评”兵甲”过显,”有违神韵含蓄”。
  2. ​​后世定位​​
    (1)《清诗别裁集》列为”康熙秋怀诗典范”;
    (2)钱仲联指出此诗体现”王渔洋晚年诗风的社会转向”。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