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兄弟远游心,世外玄栖约共寻。
涧道名花任开落,湖天春水半晴阴。
何山往事思求点,五岳前期负向禽。
遥忆孤篷宿烟雨,青芝南望白云深。
拼音
píng shēng xiōng dì yuǎn yóu xīn,shì wài xuán qī yuē gòng xún。
jiàn dào míng huā rèn kāi luò,hú tiān chūn shuǐ bàn qíng yīn。
hé shān wǎng shì sī qiú diǎn,wǔ yuè qián qī fù xiàng qín。
yáo yì gū péng sù yān yǔ,qīng zhī nán wàng bái yún shēn。
注释
- 浒墅:苏州浒墅关(《吴地记》”吴王夫差开渎通江,置关曰浒墅”)。
- 求点:东汉求仲,与羊仲并称”求羊”,隐士(《高士传》)。
- 向禽:东汉向长(字子平)与禽庆,共游五岳(《后汉书·逸民传》)。
译文
我们兄弟平生都怀远游之志,曾相约共寻世外幽居之地。
山涧路旁的名花自开自落,湖天之间的春水忽晴忽阴。
想起何山旧事便思慕求仲的高洁,五岳之游又辜负了向禽的期许。
遥想你孤舟夜泊在烟雨之中,我南望青芝山只见白云深深。
背景
本诗作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春,王士禛68岁致仕后隐居山东时,因叔弟王士骊(字叔子)滞留苏州浒墅关遇雨而作。诗人以”远游共寻”的兄弟旧约起笔,通过”花开花落”的自然哲理与”晴阴不定”的人生况味,在”白云青芝”的遥望中,展现晚年对宦游生涯的反思与对亲情的珍视。
赏析
- 情感结构
(1)”共寻”的理想与”辜负”的现实形成张力;
(2)”孤篷”的孤寂与”白云”的悠远构成情感呼应。 - 用典艺术
(1)”求点”典喻高士之交,”向禽”典指隐逸之志;
(2)”青芝”暗用商山四皓典,强化归隐主题。 - 炼字技巧
(1)”任”字写花事洒脱,”半”字状春色迷离;
(2)”深”字既写云厚,又喻思念绵长。
评价
- 当世评点
(1)朱彝尊赞”湖天春水”:”七字含万千气象”;
(2)赵执信批评”负向禽”过晦,”有违性灵”。 - 后世定位
(1)《清诗别裁集》列为”康熙亲情诗典范”;
(2)钱仲联指出此诗体现”神韵派晚年返璞归真的境界”。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