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怀家兄西樵

王士禛

竹林上斜照,陋巷无车辙。
千里暮相思,独对空庭雪。

拼音

zhú lín shàng xié zhào,lòu xiàng wú chē zhé。
qiān lǐ mù xiāng sī,dú duì kōng tíng xuě。

注释

  1. 西樵​​:王士禄,字子底,号西樵,王士禛长兄(《渔洋山人自撰年谱》)。
  2. ​​陋巷​​:化用颜回”陋巷”典(《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3. ​​车辙​​:代指访客(《庄子·外物》”涸辙之鲋”)。

译文

竹林的梢头挂着斜阳余晖,僻静的巷子里不见车马痕迹。
暮色中思念千里之外的兄长,独自对着空寂庭院里的积雪。

背景

本诗作于康熙四年(1665年)冬,王士禛32岁在扬州推官任上时所作。时其兄王士禄因”奏销案”被贬,诗人借”竹林斜照”的高洁意象与”陋巷无辙”的孤清环境,在”空庭积雪”的极简画面中,寄托对患难兄长的深切思念与士人坚守清白的共同志节。

赏析

  1. 意象经营​​
    (1)视觉:”斜照”的暖色与”积雪”的冷色形成对冲;
    (2)空间:”千里”之遥与”空庭”之近构成张力。
  2. ​​情感表达​​
    (1)”无车辙”暗喻世态炎凉,”独对雪”凸显孤贞自守;
    (2)”暮相思”将时间流逝与情感绵长融为一体。
  3. ​​炼字艺术​​
    (1)”上”字写光影攀附,”无”字状门庭冷落;
    (2)”对”字将雪拟人化,增强物我交融感。

评价

  1. 当世评点​​
    (1)朱彝尊赞”独对雪”:”五字抵得《悼亡》百韵”;
    (2)赵执信批评”陋巷”用典过显,”有伤自然”。
  2. ​​后世定位​​
    (1)《清诗别裁集》列为”康熙兄弟诗绝唱”;
    (2)钱仲联指出此诗体现”神韵派以简淡写深情的早期风格”。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