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怀谢蕴山

翁方纲

嘤嘤语托苑枝深,九十九湾思汝心。
朔雪诗来和玉笛,东风律已叶瑶琴。
苏潭梧毳迎暄长,庾岭梅缄隔岁寻。
淼淼芙蓉江正绿,初归北望恐难禁。

拼音

yīng yīng yǔ tuō yuàn zhī shēn,jiǔ shí jiǔ wān sī rǔ xīn。
shuò xuě shī lái hé yù dí,dōng fēng lǜ yǐ xié yáo qín。
sū tán wú cuì yíng xuān zhǎng,yǔ lǐng méi jiān gé suì xún。
miǎo miǎo fú róng jiāng zhèng lǜ,chū guī běi wàng kǒng nán jìn。

注释

  1. 谢蕴山​​:谢启昆,号蕴山,江西巡抚(《清史稿》)。
  2. ​​九十九湾​​:赣江支流(《江西通志》”赣水九十九湾”),喻思念绵长。
  3. ​​梧毳​​:梧桐细毛(《埤雅》”梧桐知闰,毳毛先秋”),指代书信。

译文

黄莺在深苑枝头嘤嘤啼鸣,
如同我对你九十九湾江水般的思念。
你寄来的咏雪诗正配玉笛清音,
我这边的东风已协瑶琴新律。
苏潭畔梧桐新茸迎着暖阳生长,
庾岭的梅花信笺隔年才能寻见。
浩渺的芙蓉江此刻正泛新绿,
我刚从南方归来,北望故人恐难自持。

背景

本诗作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春,翁方纲29岁任江西学政时,怀念调任广西巡抚的友人谢启昆所作。诗人以”嘤嘤莺语”起兴,通过”雪诗瑶琴”的文艺唱和与”梧毳梅缄”的南北阻隔,在”芙蓉江绿”的春景反衬中,展现青年士大夫对友情的珍视与宦海漂泊的惆怅。

赏析

  1. 空间叙事​​
    (1)地理:”九十九湾”的赣江与”庾岭”的梅关构成南北轴线;
    (2)物候:”梧毳迎暄”的江西春早与”梅缄隔岁”的岭南迟春对比。
  2. ​​通感运用​​
    (1)听觉:”嘤嘤语”与”玉笛瑶琴”的和鸣;
    (2)视觉:”江正绿”的盎然与”朔雪诗”的素洁映照。
  3. ​​炼字艺术​​
    (1)”托”字写莺鸟寄情,”叶”字状音律和谐;
    (2)”恐难禁”三字将地理距离转化为心理张力。

评价

  1. 当世评点​​
    (1)钱载赞”九十九湾”:”七字化地理为情思”;
    (2)袁枚批评”梧毳”过僻,”有违自然”。
  2. ​​后世定位​​
    (1)《清诗纪事》列为”乾隆怀友诗上品”;
    (2)梁启超指出此诗体现”肌理派以考据入情的早期风格”。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