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粤相望梦未通,柯亭草暖又春风。
如君粹美真三益,况我追陪是十同。
八桂树连南岭绿,丛兰花照右江红。
依然索画题诗意,回首簪裾禁苑东。
拼音
liǎng yuè xiāng wàng mèng wèi tōng,kē tíng cǎo nuǎn yòu chūn fēng。
rú jūn cuì měi zhēn sān yì,kuàng wǒ zhuī péi shì shí tóng。
bā guì shù lián nán lǐng lǜ,cóng lán huā zhào yòu jiāng hóng。
yī rán suǒ huà tí shī yì,huí shǒu zān jū jìn yuàn dōng。
注释
- 西斋:谢启昆号西斋,时任广西庆远知府(《广西通志》)。
- 三益:典出《论语》”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 十同:指十年同僚(翁谢二人自1755年同入翰林至1764年)。
译文
两广相隔连梦中都难相通,柯亭的春草又绿在暖风之中。
像您这般纯粹美好堪称”三益”之友,何况我们还有十年共事的深厚情谊。
八桂树的翠色连接南岭,丛丛兰花映红了右江碧水。
依然记得向您索画题诗的雅趣,回望京城旧游,恍如昨日。
背景
本诗作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春,翁方纲31岁任广东学政时,寄怀调任广西庆远知府的友人谢启昆所作。诗人以”两粤梦断”的空间阻隔起笔,通过”三益十同”的友情回溯与”八桂丛兰”的南疆风物,在”索画题诗”的往昔雅趣与”回首禁苑”的仕途追忆中,展现青年官员对知己的深切思念与对翰苑生涯的眷恋。
赏析
- 情感结构
(1)”梦未通”的现实阻隔与”又春风”的自然永恒形成张力;
(2)”三益”的道德赞美与”十同”的岁月沉淀互为映衬。 - 色彩构图
(1)”南岭绿”与”右江红”构成冷暖色调的壮丽交响;
(2)”草暖”的柔黄与”丛兰”的艳红点缀春意。 - 炼字艺术
(1)”连”字写绿意绵延,”照”字状花光潋滟;
(2)”回首”将空间距离转化为时间怅惘。
评价
- 当世评点
(1)钱载赞”八桂丛兰”:”十字尽得粤西神采”;
(2)袁枚批评”十同”过实,”有伤诗味”。 - 后世定位
(1)《清诗纪事》列为”乾隆友情诗典范”;
(2)梁启超指出此诗体现”肌理派以事证情的早期特点”。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